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3年第34期(9月11日-9月15日)
来源:- 2023-09-20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7,380.00亿元逆回购及5,910.00MLF操作,共有7,450.00亿元逆回购及4,000.00亿元MLF到期,实现净投放1,840.00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有2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8家,上调的主体有3家,下调的主体有5家。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2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3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986.05亿元,较上周2,322.11亿元,下降14.47%;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59只,发行规模合计1,141.65亿元,较上周1,218.05亿元,下降6.27%。本周河南省1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1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71亿元,较上周66.8亿元,上升6.29%。

4.本周全国共有10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51.30亿元,较上周162.50亿元,下降68.43%。

一、宏观情况

(一)8月多项经济数据公布,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经济数据显示: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8%,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27,042亿元,同比增长3.2%,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9%,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933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35,887亿元,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5.8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数据解读:

总体来看,8月经济数据稍好于市场预期,经济恢复有所加快,包括工业、服务业、消费、出口、就业、制造业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边际改善。从工业结构上看,电气机械、汽车和电子设备等新兴行业仍保持最快增长,这与前几个月表现一致,政策利好的新兴行业是生产的主要支撑;消费方面,商品消费同比3.7%,建筑装潢拖累明显,同比-11.4%;石油和汽车支撑商品消费,餐饮消费同比12.4%,受暑期出行提振,今年以来服务消费趋势恢复;而出口数据有所改善但仍在下降,8月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8.8%,较上月降幅收窄5.7个百分点;投资方面,1-8月制造业投资增长5.9%,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累计增长11.3%,增速依旧领衔于整体投资。

当然也应认识到,需求不足仍是当前主要矛盾:外需疲软,出口依旧负增长;8月房地产投资同比-19.1%,较7月降幅扩大1.3个百分点,22个重点城市底价成交地块占比达68%,三四线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降幅超29%,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另外,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控股同比增长7.4%,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7%,民间投资连续三个月处于负值区间且幅度有所扩大,表明民间投资的动力仍显不足,提振民间投资、增强经济获利的迫切性较高。在国新办举行的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在看到经济运行恢复向好的同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因素叠加,持续恢复基础仍然需要巩固。”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7,380.00亿元逆回购及5,910.00MLF操作,共有7,450.00亿元逆回购及4,000.00亿元MLF到期,实现净投放1,840.00亿元。

本周资金面整体呈现由松变紧的变化。具体来看,隔夜期限方面,R001、DR001前三日逐日下降,周四、周五基本维持较低水平,周五分别收至1.83%、1.75%,均值分别为1.84%、1.75%,较上周分别上行21BPs、2BPs。7天方面,R007、DR007前两日较上周有所上行,后基本回调至上周水平,均值分别为2.03%、1.94%,较上周分别上行9BPs、12BPs。9月作为季末月,信贷投放常会提前发力,近日一线城市“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贷款投放边际或有改善,对此前淤积在银行间的流动性形成抽水效应,叠加近期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较大,银行机构资金需求加大,资金面或波动加大。

利率债方面,本周利率债市场各期限到期收益率维持微幅上行。其中,1Y期国债收益率周五收至2.13%,较上周上行3.75BPs;10Y期国债收益率周五收至2.64%,较上周上行0.25BPs。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1

信用债方面,本周信用债各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全面小幅回调。其中AAA等级1Y、3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降6.82BPs、2.27BPs;AA+等级1Y、3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降5.82BPs、3.27BPs;AA等级1Y、3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下降2.82BPs、2.27BPs。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2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有2家发行人主体评级调整,其中温州市公用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由AA+上调为AAA,起步股份有限公司由BB下调为B+。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8家。上调的主体有3家,全部为城投主体;下调的主体有5家,其中1家为城投主体。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3

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2家,均非城投主体。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4

二、重要资讯

(一)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

9月11日,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近期外汇市场形势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会议认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虽然有所贬值,但对一篮子货币保持基本稳定,对非美主要货币保持相对强势,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预期总体平稳。随着国内稳经济、稳预期政策陆续出台落地,物价(CPI)同比增速触底转正,进出口数据好于预期,房地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明显回暖,科技创新不断突破,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经济“进”的势能正在积聚,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具有坚实基础。

事件点评:

外汇市场自律机制成立于2016年6月24日,是由外汇及相关市场参与者组成的市场自律和协调机制,对外汇市场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近期受美元上扬等因素影响,人民币出现一定贬值走势,并小幅跌破2022年11月创下的前期低点。本次会议是央行强化市场沟通的一部分,旨在引导市场预期,“坚决对单边、顺周期行为予以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事实上,强化市场沟通与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加大离岸市场债券发行规模等的作用类似,都是央行调节汇市工具箱的一部分。

东方金诚判断,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主要有外部和内部两个原因:一是,美元升至3月以来高点,带动人民币被动贬值,可以看到,不仅是人民币,近期欧元、日元等其他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都有一定度贬值。二是国内本次逆周期调节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遵循渐进适度原则,近期宏观数据回暖势头较为温和,特别是8月底新一轮房地产支持政策出台后,市场还需要一个反应过程,这也是近期人民币未有更为强势表现的主要原因。东方金诚认为,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走低,但实质性贬值压力正在趋于缓解,另外,年内美联储将停止加息,美元指数攀升空间不大,由此带来的人民币被动贬值压力也将趋于缓解,年底前伴随国内经济复苏势头转强,人民币汇率也存在由弱转强潜力,年底前有望再度进入7.0以下区间。

(二)央行降准25BPs

9月14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25BPs(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事件点评:

自8月税期以来,受地方债发行加速、银行信贷投放等因素影响,资金利率总体偏高,稳定性下降,存单利率持续上行,逆回购余额处于非季节性偏高水平,资金面存在缺口。央行通过降准预计释放低成本、中长期约5000-6000亿元,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一方面有助于优化银行资金负债结构,稳定负债成本,提升银行信贷投放能力,支持银行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支持;另一方面,央行降准释放强烈稳增长信号,有利于缓解化债压力,有利于推动股市企稳回升,有助于促进房贷业务蓬勃发展,提振市场信心。

(三)北京证券交易所就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五项业务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9月15日,北交所官网消息,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平稳推进北交所信用债券市场建设,在中国证监会统筹指导下,北交所起草了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相关业务规则,自2023年9月15日起至9月30日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意见》明确提出“支持北交所推进信用债市场建设”。北交所相关负责人指出,与沪深市场新增债券品类不同,北交所以承接企业债为切入点一体推进信用债市场建设。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北交所将推出除非公开发行方式以外的全部公司债券品种,包括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和各专项品种,规则体系、审核标准、审核流程等与沪深交易所总体保持一致,同时,在集合匹配行情揭示、监管措施等方面做了适应性安排。

同日,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布了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相关业务规则起草修订征求意见。

事件点评:

结合近期沪深市场IPO收紧的监管表态以及证监会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近两年北交所将迎来快速发展期,信用债也将成为北交所的重要板块之一。此举对沪深交易所进一步完善债券产品供给和交易体系将产生积极影响,三个交易所的良性竞争,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于国家战略。而北交所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形成特色和比较优势,集聚合适的、众多的企业、投资者和中介机构,实现交易所发展的良性循环,值得市场机构密切跟踪。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3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986.05亿元,较上周2,322.11亿元,下降14.47%。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26.76%、43.88%、24.19%;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56.54%、31.48%、11.98%;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32.95%、17.74%、41.21%。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5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59只,发行规模合计1,141.65亿元,较上周1,218.05亿元,下降6.27%。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20.25%、56.19%、14.57%;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32.58%、47.53%、19.88%;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30.58%、15.97%、44.18%。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AAA、AA+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上涨,AA主体利率略有下降。AAA主体发行平均利率较上周上涨约34BPs,AA+主体发行平均利率较上周上涨约11BPs,AA主体较上周下降约3BPs。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6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有10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51.30亿元,较上周162.50亿元,下降111.20亿元、68.43%,涉及AAA评级主体2家共19.50亿元。

(三)高收益债成交情况

从二级市场成交情况来看,本周高收益债(成交收益率在8%以上)成交仍以贵州、山东、云南、广西居多。

9月11日,天津地区,津城建及泰达投资,7%以上收益率债券基本已消失,8%以上收益率以渤海国资为代表较为活跃。山东地区,据票交所披露,潍经城建商票逾期余额4,391万元,预计9月30日前落实兑付资金,当日潍经城建“23潍经01”价格跌至94.27元,收益率上行超200BPs至9.68%;潍坊滨投“22潍滨发”价格跌至83.66元,收益率上行超1000BPs至16.65%,该债估值在16.60%。

9月12日,天津地区,持续向好,高收益债日益减少。陕西地区,前期曲文投多只高收益债二级市场成交收益率区间在10%-11%区间,近日收益率下行明显,当日多只成交收益率已在7%水平浮动。山东地区,潍坊水务、潍坊滨海旅游、滨城投资等多家潍坊属地城投收益率上行。

9月13日,山东地区,淄博博山、寿光滨海及惠民城建项下均有债券收益率上行,收益率在11%水平;威海蓝创“23蓝创04”单日成交量在1.4亿元,收益率在10.6%水平;当日中证鹏元关注潍坊公信及潍坊滨城投资被列入被执行人、票据逾期事项。云南地区,多日收益率下行明显,省财政厅发文,加强债券资金统筹,从源头杜绝违规占用专项资金用于债务还本付息等问题。

9月14日,云南地区,收益率下行居多,当日云南印发行动及通知,将组建云南文旅集团,设立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加大开发性金融对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的支持;同时继省财政厅发文后,昆明市财政出台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十条措施,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财政资金监管。陕西地区,曲文投再现多只10%以上债券,其中“22曲文D2”单日成交量在3800万元,收益率14%水平,剩余期限92天。

本周河南省高收益债发行主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7

(四)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有3只信用债展期,违约日余额为27.7亿元,主要为地产债;本周全国有1只信用债实质违约,违约日余额为2亿元,违约发行人为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周河南无展期和实质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1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71亿元,较上周66.8亿元,上升6.29%。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309200853498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穆迪授予潍坊城投“Ba1”的公司家族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2023年9月13日,穆迪向潍坊市城市建设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予“Ba1”的公司家族评级,将展望调整为负面,同时撤销其“Baa3”的发行人评级。穆迪同时将该公司所发行债券的高级无抵押债务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数据,河南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