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2,500.00亿元逆回购,共有18,98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资金6,480.00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有2家,上调的有1家,下调的有1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6家,上调的有3家,下调的有3家。本周YY信评调整的有1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69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319.94亿元,较上周2,262.68亿元,略升2.53%;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51只,发行规模合计797.84亿元,较上周987.24亿元,下降19.18%。本周河南省8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48.15亿元,较上周46.15亿元,上升4.33%。
4.本周全国共有5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47.60亿元,较上周30.50亿元,上升17.10亿元、56.07%。
一、宏观情况
(一)2023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2%。其中,城市下降0.1%,农村下降0.5%;食品价格下降4.0%,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下降1.1%,服务价格上涨1.2%。1—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4%。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下降0.1%。
数据解读:
10月份,受天气晴好农产品供应充足、节后消费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CPI略有下降。这是2023年内出现的第二次负值,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在经历了短暂转正后再度负增,环比也结束连续3个月的正增长,转为下降0.1%。其中食品项中走弱为主要拖累因素,一方面去年10月猪肉价格是全年高点,同比基数较高;另一方面今年受到供给充足影响,猪肉、鸡蛋、鲜菜等食品价格较去年相比较弱。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在连续3个月保持0.8%增长后再度出现回落,具体数值为同比上涨0.6%,前期PPI大幅度下降后传导至终端工业品的影响还在持续。CPI走弱反映出目前国内消费需求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11月来看有望边际好转,但大概率延续前期低位徘徊之势。
(二)2023年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
2023年10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6%,环比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7%,环比上涨0.2%。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3.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6%。
数据解读:
10月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保持扩张,受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及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由涨转平,同比降幅略有扩大。当月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出厂价格降幅扩大;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涨幅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由涨转降。从国际上看,10月布伦特原油现货价基本企稳,但每桶日均价格分别较前月和去年同期低3.2美元和20.7美元。受此影响,相关产业链生产价格持续低迷。另一方面,受国内外生产需求偏弱影响,钢铁、矿产、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不同程度回落,亦对PPI产生影响。由于当前国际环境复杂性增加,一系列突发事件都会对石油价格造成冲击,因此要密切关注石油价格对PPI的影响。
(三)资金情况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2,500.00亿元逆回购,共有18,98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资金6,480.00亿元。
10月特殊再融资债供给高峰过去,债市情绪持续回暖,各期限利率连续下降,本周跨月资金紧张局势缓解、资金面转松。具体来看,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75%,较上周显著回落39BPs,DR001均值1.65%,较上周小幅下行3BPs。7天方面,本周R007均值2.02%,较上周大幅下行34BPs,DR007均值1.82%,较上周下行14BPs。下周进入11月缴税走款窗口,同时15日将有8500亿元1年期MLF到期,需关注MLF续作规模和利率情况。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利率小幅震荡。其中1Y期限国债周一、周二震荡上升后回撤,周五收至2.23%,较上周微升1BP;5Y、10Y期限国债周一、周二呈现同样趋势,周一、周二震荡上升后回落,周五分别收至2.50%、2.64%,较上周均下降2BPs左右。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整体震荡,小幅下行。其中AAA、AA评级5Y期限到期收益率下降较多,较上周五下降约4BPs,其余评级和期限债券到期收益率呈现微降或持平。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有2家。上调的有1家;下调的有1家。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6家。上调的有3家,其中1家为城投主体;下调的有3家,全部为城投主体。
本周YY信评调整的有1家,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YY评级由6-上调为6+。
二、重要资讯
(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解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既是对过去金融改革路线图的传承延续,也是为今后一段时间的金融改革方向,特别是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要求——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为建设金融强国明确了改革的着力点。这既包括宏观政策要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也需要推动金融机构改革、促进金融市场发展和开放,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会议解读:
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构建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为社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通过资金更为精准有效供给,为宏观经济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优质服务,是本次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而作为流动性供给的“源头”,货币信贷政策将有新举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意味着尽管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我国仍将在尽量长的时间里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大背景下,还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无疑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可以预见,货币政策工具箱还将创新更多工具。研究认为,近期监管部门或将拓展支持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等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从而加强对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长期来看,货币政策工具箱或将围绕信用债和ETF等进一步扩充。
解决流动性供给“源头”问题,必然带动资金配置执行终端的结构优化。未来,大中小机构必然明显分化,各层级机构定位更加明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涵盖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等各类机构发展的定位安排,被看作是金融行业下一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未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化将更为明显。因此,随着机构定位的完善,国有大行总资产在银行业总资产的占比或将有所提升;地方中小银行在严格准入标准等要求下,伴随着兼并重组等过程,数量将有所减少。但这并不说明中小金融机构不再有发展的空间,中小金融机构在数量减少的同时,依然有相当规模的特定客户群体需要服务。
(二)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一行一局一会”负责人发声
11月8日,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大会开幕。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以及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就经济形势、货币政策、金融对外开放、金融监管等诸多当前市场关切的热点,一一做出“回应”。
会议解读:
本届金融街论坛的召开,恰逢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一行一局一会”部署落实落地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主要核心思想体现在:
1.全年5%的预期目标有望顺利实现,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潘功胜提到,我国GDP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人民币,在大基数的背景下,5%的增长已经是一个不低的速度;同时需要平衡好经济增速和增长的质量及可持续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比追求高增长速度更加重要。谈及货币政策,他表示,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持续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金融开放是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将进一步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要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同时“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对此,李云泽表示,将加快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进一步放宽外资机构市场准入要求,持续增强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努力营造审慎经营和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3.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是这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其中一条主线。易会满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突出重典治本、突出改革开路、突出能力提升、突出合力发挥,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适应性、针对性,守牢风险底线,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针对注册制改革,他提出,证监会将坚持注册制基本架构不动摇,并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动态评估优化定价、减持、再融资等制度安排;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推动行业机构强筋壮骨,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和市场引领力。
(三)财政部长蓝佛安专访:继续贯彻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
近日,履新财政部党组书记、部长的蓝佛安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财政部将继续贯彻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在提效上下更大功夫,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在支出上持续发力,在政策上强化落实,在运行中严防风险。
内容解读:
财政“在支出上持续发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增发万亿国债提速,重在管好用好。11月份1万亿元新增国债开启发行,其中5000亿元拟今年安排使用,剩余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资金将重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八大方面。如何管好用好这笔万亿级国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对此,蓝佛安表示,将严把准入关口。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工作机制,抓紧布置地方做好项目申报,严格做好项目梳理和筛选储备工作,把好项目关口。加快资金下达。根据确定的项目清单,尽快下达国债项目预算。同时,督促地方加强资源整合,做好与现有资金安排的衔接,保障项目建设需求,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近期地方密集部署做好增发的万亿国债资金项目申报工作,9月份相关项目储备工作已经展开。
2.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合理保障地方融资需求,强化年度政策衔接。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延长了国务院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年限,此次蓝佛安明确了今年将提前下达2024年度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今年全年3.8万亿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已经接近尾声,截至10月底新增专项债已经发行了约3.67万亿。目前官方尚未公开2024年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具体数据。但按照人大授权提前下达的新增债务限额设定的60%红线来看,预估今年底可以提前下达新增债务限额最高约2.7万亿。
同时,“在运行中严防风险”方面,重点是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蓝佛安表示,下一步将强化各级政府责任,兜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抓好一揽子化债方案落实,积极稳妥推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财政部推动下,截至目前已有20多个省份累计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约1.2万亿,这笔钱用于偿还地方存量债务,市场普遍认为是用于偿还政府负有责任的隐性债务,从而延长债务期限,降低利息负担,达到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目的。发行特殊债是当前国家一揽子化债方案的重要举措,从目前地方披露的发债计划来看,11月份还将有近千亿的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待发行。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69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319.94亿元,较上周2,262.68亿元,略升2.53%。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34.77%、36.54%、22.48%;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3.46%、25.31%、11.22%;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38.89%、16.26%、38.44%。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51只,发行规模合计797.84亿元,较上周987.24亿元,下降19.18%。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15.25%、52.56%、17.69%,短融规模占比明显下降,公司债规模占比大幅上升;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17.95%、52.26%、29.79%,AA+评级债券规模占比较上周大幅上升;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56.78%、28.50%、14.72%,1年期占比较上周上升明显。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出现分异,其中AAA评级发行利率较上周上行15BPs,AA+、AA评级发行利率较上周下降明显,其中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大幅下行37BPs。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有5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47.60亿元,较上周30.50亿元,上升17.10亿元、56.07%,涉及AAA评级主体3家共37.60亿元。
(三)高收益债成交情况
从二级市场成交情况来看,本周高收益债(成交收益率在6%以上)成交仍以贵州、山东、云南、广西居多。
11月6日,云南地区,昆明产投“23昆明产投SCP001”于98.56元左右成交,成交量6000万元,成交收益率17.92%,46天后到期。天津地区,渤海国资“22津渤海MTN004”单日成交量4亿元,成交收益率9%,剩余期限2.1年。山东地区,收益率10%以上债项成交量大部分不足千万,潍坊滨海投资“22潍滨发”单日成交量超过1亿元,收益率16.36%,行权期1.78年。
11月7日,云南地区,收益下行明显,当日10%以上收益仅有昆明安居“22昆租01”一只,成交量1140万元,收益率10.93%。湖南地区,湘潭九华建投于2023年11月3日披露的公告信息,公司拟提前兑付“17湘潭九华MTN 001”、“17湘潭九华MTN002、“19湘潭九华MTN001”三只中期票据,合计金额为18.81亿元。当日“17湘潭九华MTN002”成交8400万元,收益率达到14.7%水平。
11月8日,云南地区,无10%以上收益债券,高收益债收益区间主要集中在7%-8%区间,昆明安居“23安居债”单日成交量达到1.71亿元,收益率8.55%,行权期限301天。四川地区,资阳凯利建投项下债券成交量较大,“23凯利建投PPN001”及“23凯利建投PPN002”单日成交量分别达到2.1亿元、5.85亿元,成交收益率在9.09%及7.93%水平。
11月9日,云南地区,昆明国资发行的“23昆明国资SCP001”开始上市流通,该单债券实际发行总额10亿元,获近15倍认购,发行利率5.50%,期限270日。本期债券由昆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募集资金用于偿还接续20昆明国资PPN001的专项借款;11月7日,主承公告,“23昆明国资SCP001”簿记建档申购区间下限由7.5%下调至5.5%。湖南地区,湖南省财政厅公告,拟于拟于11月16日再度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计划发行478.74亿元,其中一般债券216.38亿元,专项债券262.37亿元,期限均为5年,至此,湖南共计发行再融资债券逾千亿。
本周河南省7%以上收益率城投发行主体如下。
(四)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有1只信用债展期,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7华闻传媒MTN001”违约日余额2.53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和实质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8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48.15亿元,较上周46.15亿元,上升4.33%。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平顶山父城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
根据中证鹏元公告,2023年11月6日,平顶山父城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父城文投)被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案件金额为 1784.61万元。
经向公司了解,上述案件系宝丰县人民医院未能按期足额向远东宏信(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支付融资租赁款项,父城文投向远东宏信租赁提供担保。根据反馈,目前各方正在协商还款事宜,无最新进展。
截至2023年6月末,父城文投总债务规模为13.45亿元,其中短期债务6.59亿元,长期债务6.86亿元,公司总债务规模持续增长,公司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
(二)票交所披露10月商票逾期名单,50家发债城投出现承兑人逾期
根据上海票交所11月7日公布名单及华安固收等统计,10月共2596家主体出现承兑人逾期现象,其中发债城投50家,较9月增加9家,当月票据逾期发生额累计约8.96亿元。
10月商票逾期名单中从区域来看,集中在贵州、山东、云南、河南、广西、青海、重庆、江苏、湖北等,逾期主体主要有:贵阳白云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高密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融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潍坊滨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邹城市城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淮安园兴投资有限公司、黄石磁湖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金潼工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10月份河南省内城投有8家存在商票逾期信息,分别为洛阳商都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5400万元)、洛阳古都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500万元)、新安县发达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1955万元)、郑州路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250万元)、濮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210万元)、许昌市东兴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逾期余额130.01万元)、登封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1000万元)、漯河市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1500万元)。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