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3年第45期(12月4日-12月8日)
来源:- 2023-12-12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0,770.00亿元逆回购,共有21,36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资金10,590.00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上调的有1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8家,其中上调的有5家,下调的有3家。本周无YY信评调整的主体。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3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062.95亿元,较上周1,974.53亿元,略涨4.48%;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23只,发行规模合计558.32亿元,较上周655.35亿元,下降14.81%。本周河南省1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0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73.60亿元,较上周55.95亿元,上升31.53%。

4.本周全国共有12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130.60亿元,较上周33.00亿元,上升97.60亿元、295.76%。

一、宏观情况

(一)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份CPI、PPI数据情况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环比下降0.5%;PPI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0.3%。

数据解读: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经济继续延续低通胀格局。从CPI变动情况看,11月CPI环比跌幅扩大,超出往年同期,且超出季节性规律,主要拖累项是食品、油价与出行服务。同时,核心CPI上涨动力不足,服务价格环比跌幅也超出季节性。11月核心CPI(不包含食品和能源)环比下降0.3%,跌幅继续扩大,而2016-2019年同期环比基本持平,2020-2022年同期均值为-0.17%,表明当前核心CPI也较疲弱。

从PPI变动情况看,11月PPI环比转负,拖累同比降幅继续扩大。PPI转弱,显示内需修复仍不稳固。结合PMI来看,11月制造业PMI 49.4%,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其中新订单环比回落至49.4%,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流通生产资料价格从10月开始连续六旬回落,这些信号显示需求相对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经济修复进程仍有曲折。

CPI和PPI放缓,反映当前经济修复进程仍存曲折,短期内低通胀格局或将延续。刚刚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明年宏观政策基调为跨周期与逆周期调节并重,在当前经济基本面偏弱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宽松。相对较低的通胀环境,使得货币宽松加码的概率边际上升。短期内,债市定价重心或继续落在资金面,中短端性价比相对较高。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31214150720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0,770.00亿元逆回购,共有21,36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资金10,590.00亿元。

跨月以来,市场结构性分层现象持续,隔夜期限的信用债资金利率大幅高于加权位置,长端期限利率坚挺在较高水平。具体来看,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80%,较上周走低12BPs,DR001均值1.66%,较上周走低5BPs。7天方面,R007均值2.2%,较上周跨月时点大幅走低65BPs,DR007均值1.81%,较上周走低26BPs。当前资金面分层现象较为严重,下周临近税期,MLF到期6500亿元,仍需关注资金面波动情况。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呈现分异,短期限到期收益率小幅上升,中长期到期收益率较上周持平。其中1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收至2.38%,较上周上升4BPs;5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收至2.56%,10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收于2.66%,与上周基本持平。

 微信图片_202312141507201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不同程度上涨,各评级1Y期限涨幅较大。其中AAA、AA+评级1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上升8BPs;AA+评级1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上升6BPs。

 微信图片_202312141507202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有1家,厦门象屿金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上调为AAA。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8家。上调的有5家,其中4家为城投主体;下调的有3家,其中2家为城投主体。

 微信图片_202312141507203

本周无YY信评调整的主体。

二、重要资讯

(一)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

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认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事件解读:

1.整体政策基调方面,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今年7月政治局会议之后,下调MLF利率、发行特殊再融资债、追加赤字发行特别国债等政策陆续落地,体现了“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的推进。如后续面临需求不足,强化逆周期调节意味着政策存在加码的可能性。而相对7月会议,本次会议重提“跨周期调节”,这指向在经济回升向好的背景下,也要注重解决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可能对逆周期政策的力度存在约束,在解决过程中可能也会更注重“先立后破”原则。

2.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会议强调维持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与今年4月、7月政治局会议的“财政加力提效、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相比,本次会议强调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从表述变化来看,财政政策表述相对变化较小,货币政策表述中去掉了有力,更强调有效,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高,可能更注重结构优化。而且会议提到“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性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3.2024年经济整体安排方面,会议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扩内需。对于明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到“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继续强调二十大报告要求的高质量发展,经济质在量先。为达成经济回升向好。内需方面,消费和投资是两大抓手,会议要求“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具体的措施,关注后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关表述。

4.风险防控方面,会议提出“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今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防风险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二是地方债务,三是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持续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包括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风险,仍是2024年的重点工作。

市场研究认为,本次会议政策基调较为积极,利率上行风险可控。考虑到跨周期与逆周期并重,货币政策也有望延续宽松,利率上行的风险相对可控。短期内,债市定价的重心,除了明年政策基调外,或继续落在资金利率方面。预计长端利率或呈区间震荡,10年国债收益率再次上行至2.7%以上,可能会形成波段机会;当前短端具备一定性价比,跨年之后资金利率有转松的可能性。

(二)财政部回应穆迪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

12月5日,穆迪评级公司发布报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不变,但将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对此,财政部答记者问称,对穆迪作出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的决定感到失望。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尤其是三季度以来,积极变化进一步增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新动能持续发挥积极作用。预计四季度中国经济将保持回升向好态势,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

事件解读:

穆迪下调中国评级展望的理由主要包括:中国政府将向财政紧张的地区和地方政府以及国有企业提供财政支持、中期经济增长以及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相关的风险增加。穆迪的报告缺乏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理解,报告结论有失偏颇。截至2022年末,我国政府债务余额61万亿元,政府法定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为50.4%,低于国际通行的60%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在一揽子化债政策支持下,规模逐步下降,风险得到缓释。房地产市场下行给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中诚信也发布公告,维持中国主权信用等级AA+g ,评级展望为稳定。中诚信表示,中国政府的财政空间仍充足,国债增发亦为地方腾出可支配财政空间,中国政府对于新动能领域的坚定支持将支撑中长期经济的增长。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3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062.95亿元,较上周1,974.53亿元,略涨4.48%。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39.51%、25.61%、26.55%;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4.27%、28.15%、7.59%;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42.63%、16.35%、33.89%。AAA评级主体及1年以内债券占比较上周有所提升。

 微信图片_202312141507204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23只,发行规模合计558.32亿元,较上周655.35亿元,下降14.81%。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24.36%、31.11%、25.38%;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23.14%、54.90%、21.96%;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29.11%、11.23%、48.68%,AA+评级主体占比较上周明显提升。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涨跌分异,低评级主体发行利率下行明显。其中,AA+评级发行利率较上周下行14BPs;AA评级发行利率较上周下行10BPs。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上升12BPs。

 微信图片_202312141507205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有12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130.60亿元,较上周33.00亿元,上升97.60亿元、295.76%,涉及AAA评级主体9家共118.50亿元。

(三)高收益债成交情况

从二级市场成交情况来看,本周高收益城投债(成交收益率在6%以上)成交仍以贵州、山东、云南、广西居多。

12月4日,重庆地区,当日8%以上收益率城投债仅“23渝南02”一只,成交量仅154万元;万盛经开项下“23万盛05”及“21万盛经开PPN001”单日成交量分别达到5500万元、2800万元,收益率分别是7.55%及6.6%水平。云南地区,晋宁国资“23晋宁债”单日成交量超8000万元,收益率在8.43%,当日地区第二高城投债收益率。天津地区,单日收益率6%以上成交量仅5000余万元。

12月5日,云南地区,昆明城建“23昆明城建CP001”单日成交量4.5亿元,收益率低于中债估值50BPs,在7.25%水平。天津地区,渤海国资“23津渤海MTN002”单日成交量超1亿元,收益率在7.75%,为该地区当日最高城投债收益率。

12月6日,云南地区,昆明安居“22昆租01”“19昆租02”成交收益率分别为13.55%、13.44%,为当日地区城投债收益率高点;昆明滇池“20滇池投资PPN001”单日成交量8.6亿元,收益率在7.45%。陕西地区,延安旅游“G21延旅1”单日成交量3000万元,收益率在7.5%,为当日地区城投债收益率高点。

12月7日,山东地区,交易商协会披露,“潍坊滨海投资关于定向发行2023-2025年度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报告”的项目状态为“完成注册”,金额28亿元,品种为PPN;当日公司“22潍滨01”发生一笔94元折价成交,收益率大幅上行至16.28%,成交量较小,仅200余万元。四川地区,成都天府水城发布回售结果公告,“20天府水城MTN002”本次回售金额为0亿元,未回售金额2.5亿元,未回售部分债券票面利率为6.00%,与前期一致。债券将于7日后行权。

本周河南省7%以上收益率城投发行主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312141507206

(四)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无信用债展期或实质性违约。

本周河南无展期和实质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0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73.60亿元,较上周55.95亿元,上升31.53%。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312141507207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票交所披露11月商票逾期名单,40家发债城投出现承兑人逾期

根据上海票交所11月7日公布名单及DM等统计,11月共2340家主体出现承兑人逾期现象,其中发债城投40家。

11月商票逾期城投从区域来看,集中在贵州、山东、云南、河南、广西、湖北、重庆、陕西等,逾期主体主要有:贵阳白云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遵义市汇川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青岛融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泰安市泰山区财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潍坊滨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聊城市兴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市东城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黄石磁湖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蕲春县国建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金潼工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西安浐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11月份河南省内城投有4家存在商票逾期信息,分别为洛阳商都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3870万元)、新安县发达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30万元)、濮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210万元)、登封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1000万元)。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