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5,820.00亿元逆回购,共有12,76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资金3,060.00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上调的有2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5家,其中上调的有9家,下调的有6家。本周YY信评无调整的主体。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75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353.08亿元,较上周2,232.97亿元,上升5.38%;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72只,发行规模合计918.35亿元,较上周916.72亿元,微升0.18%。本周河南省1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28.78亿元,较上周142.30亿元,下降9.50%。
4.本周全国共有4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14.96亿元,较上周61.50亿元,下降41.54亿元、75.67%。
一、宏观情况
(一)国有大行存款挂牌利率正式下调,股份制银行预计跟随调整
继9月下调后,12月22日,国有大行再次下调各期限定期存款挂牌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将分别下调10BPs、20BPs、25BPs、25BPs至1.45%、1.65%、1.95%、2.0%。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最高利率将分别下调25BPs、30BPs。在国有银行下调后,存款降息的影响将向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依次传递,已有多家股份制银行拟于近期调整各类存款利率。
数据解读:
本次调降为年内继5月、6月、9月以来的第四次存款利率调降,其中5月是调低协定存款及通知存款自律上限,6月是调低活期和2-5年定期挂牌利率、9月是调低1-5年期挂牌利率,本轮是首次调低1年期以内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幅度大于以往,3年期定存挂牌利率低至1.95%,正式步入“2%”以内,且本次调整时间略早于市场预期。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国有大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挂牌利率已分别累计下调20BPs、50BPs、65BPs、65BPs。根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3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3%,创2010年以来新低。本月在LPR报价利率维持不变的基础上,单方面降低存款利率,有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促进银行自身稳健经营,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也有利于提振市场宽松预期,有力支撑债市。
(二)资金情况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5,820.00亿元逆回购,共有12,76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资金3,060.00亿元。
本周资金面整体均衡,但分层情况复现,隔夜期限质押利率债与信用债价差明显。具体来看,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75%,较上周走低6BPs,DR001均值1.61%,较上周下行4BPs。7天方面,本周R007均值2.17%,较上周走低10BPs,DR007均值1.80%,较上周小幅下行3BPs。下周进入市场集中跨年窗口,预期央行会持续呵护流动性、增大逆回购投放,但货基、理财年末被赎回会明显增加融入方跨年需求,且年底银行跨年额度会陆续减少,跨年资金预计将维持分层状态。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下行。其中1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收至2.25%,较上周均下降6BPs;5Y、10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收至2.49%、2.59%,较上周均下降3BPs。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3Y期到期收益率降幅较大,AAA评级3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下降8BPs;AA+评级3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下降9BPs;AA评级3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下降7BPs。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有2家,均为上调。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5家。上调的有9家,其中5家为城投主体;下调的有6家,其中2家为城投主体。
本周YY信评无调整的主体。
二、重要资讯
(一)全国财政工作会议: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12月21日至22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2024年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会议解读: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提出,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其中“适度加力”,主要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释放积极信号;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发挥好带动放大效应;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优化调整税费政策,提高精准性和针对性。“提质增效”,主要是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强化政策协同六个方面下功夫,推进财政管理法治化、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把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成效。会议同时还提出,要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展望2024年,市场利率水平有望逐渐走低,这对于地方债务置换而言也是一个有利时机。
(二)央行召开经济金融形势专家座谈会
12月18日,央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主持召开经济金融形势专家座谈会。潘功胜表示,央行将充分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结构优化,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会议解读:
会议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及政策的评价是“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致。2024年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预计将继续降准1-2次,政策利率进一步下调,并带动存款利率进一步调降,以增加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降低银行息差压力,将继续发挥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结构性工具作用,配合化债及“三大工程”或推出应急流动性金融工具(SPV);预计2024年信贷、社融规模与2023年基本稳定,相应存量增速或有所放慢。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75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353.08亿元,较上周2,232.97亿元,上升5.38%。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33.14%、37.82%、24.14%;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1.74%、24.55%、13.71%;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38.62%、14.68%、42.62%。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72只,发行规模合计918.35亿元,较上周916.72亿元,微升0.18%。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20.30%、54.15%、16.72%;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31.67%、41.55%、26.78%;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26.88%、9.62%、59.03%,3年期以上仍然维持较高占比,AA+评级占比上升明显。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呈现分异,中高评级发行利率上升,低评级发行利率下降。其中,AAA评级发行利率较上周微升3BPs;AA+评级发行利率较上周大幅上升22BPs;AA评级发行利率较上周下降12BPs。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有4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14.96亿元,较上周61.50亿元,下降41.54亿元、75.67%,涉及AAA评级主体1家共5亿元。
(三)高收益债成交情况
从二级市场成交情况来看,本周高收益城投债(单券成交量按照成交收益率在6%以上统计)成交仍以贵州、山东、云南、广西居多。
12月18日,重庆地区,当日二级市场无8%以上城投债成交记录,重庆长寿生态“22长寿生态PPN001”单日成交量3000万元,收益率在7.44%水平,仅剩39天行权;重庆大足国资拟将“21大足国资MTN001”票息下调400BPs至2.4%,回售申请自12月25日起。贵州地区,据贵州省纪委监委官微消息,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纪委监委对贵州省黔南州纪委原副书记、州监委原副主任白林贤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12月19日,四川地区,近日四川发展融资担保公司提供备证反担保帮助内江路桥集团成功发行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点心债),发行规模3.8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4.7%,该笔债券是西部地区首单银担联动点心债,当日发行人项下无高收益成交记录。
12月20日,云南地区,昆明产投项下多只债券成交量在1000万元以上,其中“23昆投01”成交量近4800万元,收益率在8.15%水平,较上次成交记录上行逾170BPs。江西地区,据江西省发改委,近日,国家发改委下达江西省2023年增发国债第一批项目清单,下达项目85个,增发国债资金24.78亿元。
12月21日,湖南地区,湘潭九华拟于12月26日提前兑付“PR双创债”剩余全部本金并摘牌。天津地区,当日高收益城投债成交量2亿元,其中天津城建“19津投27”成交量独占1.8亿元,收益率在6%水平。四川地区,天府水城城乡“23天府01”单日成交量在9000万元,收益率7.85%,剩余期限超2年。
12月22日,贵州地区,据贵阳市乌当区政府官网,坚持底线思维,积极拓展化债渠道,争取金融政策支持,开展与银行的对接协调,通过展期或压减利息等方式,延长存量债务期限,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据贵州省财政厅官微,贵阳市南明区结合当前全区财政运行情况,多举措保障财政平稳运行,其中措施之一:抓好债务管理,防范债务风险。结合全区财政运行情况,动态评估债务风险状况,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强化资金统筹力度,及时偿还政府债券到期本息,确保不发生政府债务逾期情况。
本周河南省7%以上收益率城投发行主体如下。
(四)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1只信用债展期,武汉天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天盈03”违约日债券余额共4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和实质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28.78亿元,较上周142.30亿元,下降9.50%。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力量钻石(301071.SZ)及相关人员出具监管函
2023年12月19日,深交所向力量钻石、邵增明、童越发出监管函。力量钻石与关联方商丘铭盛精密工具制造有限公司发生采购业务,金额236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2.46%,相关交易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和董事会审议程序。同时,2022年8月26日至8月29日,力量钻石有8亿元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存放在非募集资金专项账户。此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力量钻石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未及时履行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力量钻石的相关行为违反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
(二)交易商协会将对国家开发银行启动自律调查
12月18日,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根据市场机构反映的情况和交易商协会日常监测的信息,国家开发银行涉嫌在金融债券发行业务和货币市场业务中,以不正当方式影响市场价格。此情况还涉及多家金融机构的共同参与。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交易商协会将对国家开发银行启动自律调查。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