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4年第2期(1月8日-1月12日)
来源:- 2024-01-15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2,270.00亿元逆回购,共有4,16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资金1,890.00亿元。

2.本周评级上调整的主体有1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5家,其中上调的有7家,下调的有8家。本周YY信评无调整的主体。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32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3,067.85亿元,较上周1,351.55亿元,上升126.99%;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08只,发行规模合计1,144.50亿元,较上周655.99亿元,上升74.20%。本周河南省8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9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48.98亿元,较上周11.40亿元,上升329.65%。

4.本周全国有4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32.15亿元,较上周7.50亿元,上升24.65亿元、328.67%。

一、宏观情况

(一)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12月份CPI、PPI情况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3%,环比上涨0.1%;2023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0.2%。2023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下降0.3%。

数据解读:

12月份CPI和PPI同比降幅收窄。CPI方面,国内油价调降带动非食品项环比由涨转平。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叠加元旦假期需求季节性升温,生鲜食品价格边际回升,带动食品项价格环比由跌转涨,12月CPI总体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PPI方面,生产资料环比跌幅持平、同比跌幅收窄;生活资料环比降幅收窄、同比跌幅持平。在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回落作用下,燃料开采及加工等行业价格下行,有色金属市场需求不足拖累有色行业价格走低,带动生产资料环比延续跌势。食品价格走高叠加耐用消费品价格上行,生活资料环比降幅略有收窄,尽管在低基数作用下PPI同比跌幅有所收窄,但环比仍延续跌势。综合来看,元旦假期提振需求带动12月CPI较上月有所回升,但在生产偏弱及原材料价格波动下行等因素拖累下,PPI整体依然偏弱,主要是翘尾因素的提振,新增因素仍偏弱,表明内需依然不足。展望后续,随着春节假期的到来,消费需求有望维持向好态势,但受季节性生产淡季影响,生产端或将维持弱势,后续CPI、PPI环比或仍将有所分化。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40116175609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2,270.00亿元逆回购,共有4,16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资金1,890.00亿元。

银行间方面,本周央行逆回购到期量相对较低,配合小额投放量,整体小幅回笼。具体来看,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76%,DR001均值1.61%,较上周均上升4BPs。7天方面,R007本周均值2.17%,较上周上行2BPs,DR007均值1.81%,较上周上行4BPs。

交易所方面,本周资金面整体均衡,交易所资金价格涨跌互现。GC001方面,周内先下后升,均值2.24%,较上周下行24BPs;GC007方面,与隔夜趋势保持一致,均值2.32%,较上周下行6BPs。1月是季初缴税大月,周内有MLF大额到期,叠加降息预期,需关注资金面波动情况。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内小幅波动,与上周基本持平。其中1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收至2.09%,较上周微降2BPs;5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收至2.42%,较上周小幅上升3BPs;10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收至2.52%,与上周持平。

 微信图片_202401161756091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全面下行,中低评级各期限到期收益率下行幅度较大。其中,3Y期限AAA、AA+、AA评级到期收益率分别较上周五下降2BPs、4BPs、7BPs;5Y期限AAA、AA+、AA评级到期收益率分别较上周五下降2BPs、7BPs、6BPs。

 微信图片_20240116175610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评级调整的主体有1家,国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下调为A+。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5家。上调的有7家,其中6家为城投主体;下调的有8家,其中4家为城投主体。

 微信图片_202401161756101

本周YY信评无调整的主体。

二、重要资讯

(一)北交所公司(企业)债券市场1月15日开市

1月12日,北交所宣布,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要求,北交所有序推进公司(企业)债券市场开市筹备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定于2024年1月15日正式开市。

事件解读:

不同于沪深交易所,北交所将推出除非公开发行方式以外的全部公司债券品种。可发行的债券包括短期公司债券、可续期公司债券、可交换公司债券、绿色公司债券、低碳转型公司债券、科技创新公司债券、乡村振兴公司债券、“一带一路”公司债券、纾困公司债券、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十种债券。目前北交所首批3只企业债券已全部完成发行。

从募集资金使用来看,企业债券的募集资金重点用于国家及地方重大战略支持的重大项目建设。其中,企业债券可以将不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30%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等其他用途,同时,企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项目的金额不得超过项目资金缺口。在发行承销方面,根据规定,发行人和主承销商提交齐备的发行备案文件后,北交所将在2个交易日内完成备案工作,如知名成熟发行人发行优质企业债券且募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北交所将于10个交易日内完成备案工作。在交易方面,北交所在债券交易参与人制度、做市商制度、债券交易一般规定、交易方式等方面,整体与沪深交易所安排保持一致。

(二)中国证监会时隔两年多召开新闻发布会

1月12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是自2021年9月24日后,中国证监会再次召开线下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分别就上市公司分红机制、IPO发行节奏、新股发行定价以及注册制下的投资端改革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回应。

事件解读:

本次发布会主要看点:

1.关于分红机制。2023年12月,证监会发布有关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及交易所相关自律监管规则,强调进一步明确现金分红导向;简化中期分红程序;加强对异常分红行为的约束,防范“假利润真分红”和“清仓式分红”。中国证监会上市司副司长郭瑞明表示,中国证监会将在尊重公司自治基础上,更好发挥监管的引导约束作用,推动上市公司不断增强分红意识,优化分红方式,培育分红习惯,同时约束异常分红,促进上市公司整体分红水平稳中有升。

2.关于股份回购。2023年12月,证监会修订发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则》,对部分条款予以优化完善,进一步提升回购便利度,健全上市公司回购的约束机制。据郭瑞明指出,将鼓励上市公司依法合规运用回购工具,积极回报投资者,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将加大回购的事中事后监管,对利用回购实施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依法严厉查处。

3.关于新股发行。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介绍了当前的新股发行节奏情况。去年四季度以来,证监会加强逆周期调节,阶段性收紧IPO,合理把握新股发行节奏,月均核发批文和启动发行数量明显下降。下一步,证监会和交易所将继续把好IPO入口关,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更好促进一二级市场协调平衡发展。

4.关于新股定价。注册制下IPO新股发行定价效率大幅提升,但仍出现了个别新股定价过高、超募的现象。严伯进表示,针对极端超募现象,证监会和交易所坚持从严监管,监测约束异常报价行为,督促发行人和承销机构充分提示风险、审慎定价,严肃查处询价定价环节违规行为。从效果看,2023年9月到12月,新股发行平均市盈率有所回落,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的比值明显下降,未出现大比例超募。

5.关于个人养老金。2023年养老目标基金整体业绩表现不佳。中国证监会机构司副司长林晓征认为,应客观理性看待短期市场波动和收益表现,坚持通过长期投资更好实现保值增值,发挥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优势和功能定位。下一步,证监会将协同相关部委做好试点评估,同时督促基金管理人扎实提升个人养老金管理与服务水平,包括全面强化机构投研核心能力建设;稳步推出更多契合个人养老金需求的投资产品;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

6.关于中长期资金。伴随着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如何构建长期资金、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的良性机制成为热议话题。在林晓征看来,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需着力提升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积极性与稳定性。具体要做好三大工作,一是配合金融监管总局降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股票等标的资本占用风险因子;二是配合财政部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实施3年长周期考核;三是积极支持保险资金开展长期股票投资试点,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作为首期试点机构,拟出资规模500亿元,聚焦投资二级市场优质上市公司,目前该项目进入落地阶段。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32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3,067.85亿元,较上周1,351.55亿元,大幅上升126.99%。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45.59%、22.54%、26.18%;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59.77%、30.21%、10.02%;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48.87%、5.90%、37.52%。

 微信图片_202401161756102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08只,发行规模合计1,144.50亿元,较上周655.99亿元,大幅上升74.20%。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18.27%、40.77%、31.09%;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19.50%、56.97%、23.52%;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24.20%、9.07%、60.22%,AA+评级占比及3年期以上占比继续维持高位。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呈现分异。其中,AA评级发行利率较上周上升29BPs;AAA、AA+评级发行利率分别较上周下降5BPs、16BPs。

 微信图片_202401161756103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有4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32.15亿元,较上周7.50亿元,上升24.65亿元、328.67%,涉及AAA评级主体3家共29.15亿元。

(三)高收益债市场情况

从二级市场成交情况来看,高收益城投债(单券成交量按照成交收益率在6%以上统计)成交仍以贵州、山东、云南、广西居多。

1月8日,云南地区,昆明滇池投资“20滇池投资PPN001”成交量达到1.55亿元,收益率在7.35%,剩余期限1.64年。四川地区,巴中国资项下多只债券二级高收益成交,“23巴中02”、“22巴中03”均有不同程度折价,收益率上行至9%以上水平。天津地区,当日仅有三只城投债成交收益率在6%以上,其中“23津渤海MTN003”成交量1亿元,收益率7.98%水平,剩余期限4.47年。

1月9日,山东地区,邹城城资主承广发银行公告,将簿记中的“24邹城城资SCP001”簿记区间从4.5%-5.5%调整至3.9%-5.5%,该只债券募集资金5亿元,期限270天,区间调整后全场仍有超188亿资金争抢,有效申购规模在183亿元,最终票面利率定在3.9%水平。

1月10日,山东地区,潍坊滨海、威海蓝创、高密华荣等主体项下债券有折价成交记录,“22潍滨01”单日成交量7800万元,收益率较上一交易日上行超120BPs至9.03%水平,“23蓝创01”单日成交量2300万元,收益率较上一交易日上行超230BPs至8.79%水平。贵州地区,高收益债单只成交规模多不超过1000万元,当日收益高点“22遵旅01”成交量200万元,收益率22%。

1月11日,云南地区,新世纪评级公告,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截至1月9日,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存在1项失信被执行人记录,执行标的0.95亿元;3项终本案件记录,执行标的合计1.50亿元;4项被执行人记录,执行标的合计7.46亿元;公司及法定代表人被限制消费。重庆地区,重庆万州经开“24万州经开MTN001”当日截标,主承重庆农商行公告显示,簿记建档申购区间下限2次共下调70BPs,从4%至5.2%调整为3.3%至5.2%,最终票面利率3.57%。

本周河南省7%以上收益率城投发行主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401161756104

(四)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有2只债券展期,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1绿地01”“21绿地02”违约日余额17.80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和实质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8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9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48.98亿元,较上周11.40亿元,上升329.65%。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401161756105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票交所披露12月商票逾期名单,50余家发债城投出现承兑人逾期

根据上海票交所1月8日公布名单及DM等统计,12月共2355家主体出现承兑人逾期现象,其中发债城投53家。

12月商票逾期城投从区域来看,集中在贵州、山东、云南、河南、湖北、重庆、陕西等,逾期主体主要有:贵阳白云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遵义市汇川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青岛融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泰安市泰山区财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聊城市兴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市城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滇池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黄石磁湖高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蕲春县国建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市金潼工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2月份河南省内城投有3家存在商票逾期信息,分别为许昌市东兴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逾期余额110万元)、新安县发达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30万元)、郑州路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逾期余额400万元)。

(二)上交所对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予以监管警示

上交所公告,经查明,潍坊滨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城投资)存在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的违规行为。  

一是未及时披露债务逾期情况。2022年11月12日,滨城投资合并报表范围内子公司高斯贝尔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斯贝尔)发生4,000万元贷款逾期,2023年1 月6日,高斯贝尔逾期贷款本息全部归还结清,但滨城投资直至2023年1月17日才披露逾期结清公告。二是未及时披露重大诉讼及相关冻结事项。2023年5月至8月期间,滨城投资存在5起达到披露标准的未决诉讼及相关冻结事项,但滨城投资直至2023年9月15日才披露临时报告。

上述行为违法了上交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上交对滨城投资予以监管警示。

(三)上交所对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雄国投)于2021年5月发行了公司债券21楚雄01,募集资金10亿元。在募集资金使用方面存在以下违规行为:1、未按规定使用募集资金。根据“21楚雄01”募集说明书约定,债券募集资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期间,发行人将部分“21楚雄01”募集资金转款给合并报表范围外的主体使用,该部分转款对应的业务合同未入账,不具有商业实质,涉及金额6亿元,占该债券发行金额的 60%。截至2022年5月,上述募集资金已转回募集资金监管账户。2、未如实准确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楚雄国投在2021年中期报告、2021年年度报告、2022年中期报告中,均未如实、准确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上交所对楚雄国投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