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央行累计开展了4,560.00亿元逆回购,共有4,54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投放20亿元。期间交易所资金面总体维持宽松,银行间资金受禁止手工补息影响,融入融出发生显著变化,市场资金面分层消退。利率债利率小幅回升,信用债利率持平。
2.期间评级调整的主体有3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0家,其中上调、下调各5家。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1家。
3.期间全国共发行起息30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435.26亿元,较上周4,717.67亿元,下降48.35%;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93只,发行规模合计828.57亿元,较上周1,275.12亿元,下降35.02%。本周河南省11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1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67.30亿元,较上周206.32亿元,下降67.38%。
4.期间全国有5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34.50亿元,较上周下降47.57%。
一、宏观情况
(一)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CPI、PPI情况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份CPI、PPI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且高于市场预期;环比则由降转涨,上涨0.1%。PPI同比下降2.5%,降幅收窄;环比下降0.2%,弱于市场预期,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环比均为下降。
数据解读:
CPI方面,4月份,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国C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涨幅扩大。当月猪肉价格同比涨幅扩大,蔬菜价格同比由负转正,有效对冲了水果、鸡蛋价格同比降幅扩大的影响;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上年同期基数下沉等因素影响,4月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扩大了0.2个百分点,是推升当月CPI整体涨幅的主要原因。PPI方面,4月份,工业生产继续恢复,部分行业需求阶段性回落,全国P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降幅收窄。受基建稳增长持续发力带动需求改善提振,4月下旬以来国内钢材、水泥等工业品价格有所回升,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政策上要“避免前紧后松,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未来稳增长措施还会持续发力,房地产行业支持力度会进一步加大,有望对国内主导的大宗商品价格及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形成一定拉动。
(二)央行公布2024年1-4月主要金融数据
5月11日,央行公布2024年前4个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4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04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9.9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广义货币(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狭义货币(M1)余额66.01万亿元,同比下降1.4%;流通中货币(M0)余额11.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前4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19万亿元,人民币存款增加7.32万亿元。
数据解读:
2024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3%、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2%,均为历史新低。经计算,2024年4月当月社融新增为-1987亿,居民贷款新增-5166亿,其中短期贷款新增-3518亿,中长期居民贷款新增-1666亿。4月金融数据出现的明显边际变化,主要系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金融“挤水分”影响,央行主管媒体金融时报指出,2024年一季度金融行业GDP统计优化后,金融业增加值在季度核算时,改为更多参考银行的利润表指标,导致“冲高存贷款的压力明显减少”“势必带来货币供应量、贷款总量的同步减少”。同时,该文章认为,方法调整优化“对货币信贷增长的扰动可能集中体现在二季度,且会在下半年持续产生影响”。二是债市依然强劲,4月份,债市又出现了“资产荒”,债券价格不断走高,社会现金和活期存款都流向债市和银行理财了。第三个关键因素是,监管严厉打击资金空转、手工补息,严禁中小银行恶意哄抬存款利率,引导存款利率整体下行,从而保障整个银行业的利润,过去那些虚增的、不规范的存款就会被挤“水分”,推动M1降为了“负值”。
(三)资金情况
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央行累计开展了4,560.00亿元逆回购,共有4,54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投放20亿元。
近期受禁止手工补息的持续影响,银行负债端遭受冲击,银行融入融出发生显著变化,市场资金面分层消退。隔夜期限方面,近两周R001均值1.85%,DR001均值1.80%,均较此前低2BPs。7天方面,R007均值1.96%,较此前小幅抬升1BP,DR007均值1.92%,较此前上行4BPs。
交易所方面,本次跨月资金价格相对平稳,跨月后一周资金面总体维持宽松。近两周GC001均值1.85%,较上期下降2BPs;GC007均值1.93%,较上期下降5BPs。近期机构融入融出发生变化,叠加后续政府债券发行大概率提速,可能对资金面造成扰动,市场无利差甚至倒挂的资金价格能否持续仍需持续关注。
利率债方面,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波动上升。1Y、5Y、10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六分别收至1.71%、2.16%、2.34%,较节前26日分别上升5BPs、4BPs、3BPs。30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六收至2.61%,较节前26日大幅上升8BPs。
信用债方面,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均涨跌互现。其中,AAA、AA+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小幅震荡,周六利率与节前26日基本持平,变动幅度多在1BP以内。AA评级3Y、5Y期限到期收益率周六收至2.53%、2.73%,较节前26日分别下降3BPs、2BPs。
(三)评级调整情况
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评级调整的主体有3家。
期间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0家。上调的有5家,其中2家为城投主体。下调的有5家,其中1家为城投主体。
期间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1家。绍兴市上虞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YY评级由6上调为6+。
二、重要资讯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要持续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政策解读:
中央政治局提出“既要压降债务,又要稳定发展”,一方面是指地方政府需要限制债务新增,同时稳妥化解债务。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降低债务风险的最好方式。因此,化债需要“真正”落地执行,做到“深入实施”,不是偿还全部债务而不顾发展,而是将债务降到与当地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水平上。对地方政府来说,要充分利用特别国债资金以及专项债资金,加快形成有效投资,大力发展当地经济。同时也可以盘活存量资产,拓展融资渠道;依靠中央转移支付,加大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会议还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货币政策也至关重要。在地方债务风险化解方面,今年的重点是扎实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债务置换、展期降息等方式,积极参与地方城投平台债务风险化解。为此,货币政策可从两个角度适度发力:一是通过降准或加量续作MLF等方式,为银行参与城投平台债务置换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各类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充裕水平,引导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二)金融监管总局:严控风险,发挥特色功能,推动非银机构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5月9日,金融监管总局非银司党支部发表《严控风险 发挥特色功能 推动非银机构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表示,作为中小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银机构比商业银行体量小、分支机构少,看似形不成系统性金融风险,但决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麻痹大意。对于剩余的高风险非银机构“硬骨头”,非银监管条线将集中优势兵力,实施各个歼灭,避免风险蔓延。
政策解读:
文章提出“三个严禁”:强化非银机构股东资质、资金来源和股东行为穿透监管,严禁无序跨业、杠杆率高、有严重失信行为的企业投资入股。紧抓非银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加大监管力度,防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收购、处置领域道德风险。推动金融租赁公司积极稳妥退出融资平台业务,严禁将不适格租赁物进行重组、续作。严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违规利用同业拆借、承兑汇票等业务开展不当融资,严防集团经营风险传导至财务公司。加大对消费金融公司规范经营的监管力度,提升消费者保护工作水平。严肃惩治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针对发现的严重违法违规非银机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第三方中介机构等,坚决查处、定期曝光、该依法禁入的要依法禁入、该及时移送的要及时移送。
(三)央行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5月10日,央行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逆周期调节,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切实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新规解读:
对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央行强调政策基调仍是“稳健,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强调“稳健性”意味着接下来货币政策操作不会大开大合,而是会继续坚持渐进调整节奏;其次,“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则是指货币政策将进一步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加强协调。报告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此前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多次提出要稳定信贷投放节奏、盘活资金使用效率,预计信贷投放节奏将继续保持稳健,在投向更加精准的同时更加注重资金使用效率。债券融资是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信贷投放保持高位,同为债权类融资,债券融资占比有所下降。未来要鼓励企业发债融资,帮助企业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更好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能。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全国共发行起息30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435.26亿元,较上周4,717.67亿元,下降48.35%。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24.74%、30.27%、38.27%;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53.58%、29.91%、15.70%;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30.13%、5.77%、36.49%。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93只,发行规模合计828.57亿元,较上周1,275.12亿元,下降35.02%。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14.58%、39.29%、33.44%;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19.12%、48.41%、31.30%;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5.60%、5.66%、38.08%、30.65%,5年期以上占比仍然较高。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期间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呈现分异。其中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上升31BPs、1BP;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下降15BPs。
(二)取消发行情况
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全国有5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34.50亿元,较上周65.80亿元,下降31.30亿元、47.57%,其中涉及AAA评级主体2只,规模20亿元。取消原因多为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发行人拟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全国有2只债券展期,湖北天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天乾02”违约日余额为10.50亿元;当代节能置业股份有限公司“19当代01”违约日余额为6.85亿元。共有2只债券实质违约,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17当代1”违约日余额为5亿元;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1迪马01”违约日余额为3.26亿元。
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河南无展期或实质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4月28日至5月11日期间,河南省11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1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67.30亿元,较上周206.32亿元,下降67.38%。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兴化市东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兴化市东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化城投)于2020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发行了“20兴南02”“20兴南03”等公司债券,上述债券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
兴化城投在债券募集资金使用方面存在将募集资金转借他人,未按约定返还临时补流资金,未按约定使用募集资金,募集资金专户管理不规范以及未如实、准确披露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信息披露存在不准确的情形。
上述行为违反了上交所债券相关规定,上交所对兴化市东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二)证监会对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立案调查
近日,媒体报道浙江瑞丰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跑路”,引起各方关注。证监会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证监局、基金业协会等相关单位开展核查。从目前掌握情况看,瑞丰达公司涉嫌多项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依法从严处理。证监会已向公安机关等通报情况,加强协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