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6,140.00亿元逆回购,共有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投放6,040.00亿元。本周银行间、交易所资金价格小幅反弹;各期利率债利率周内震荡,整体与上周变动不大;各期限信用债到期收益率涨跌互现,利差继续收缩。
2.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有1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2家。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4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53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040.89亿元,较上周2,446.95亿元,下降16.59%;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56只,发行规模合计1,123.19亿元,较上周472.63亿元,上升137.65%。本周河南省7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54.80亿元,较上周25.00亿元,上升119.20%。
4.本周全国共有3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6.50亿元。
一、宏观情况
(一)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5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低于上月的50.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1%,低于上月的51.2%,其中,建筑业PMI指数为54.4%,低于上月的56.3%,服务业PMI指数为50.5%,高于上月的50.3%。
数据解读:
由市场需求由扩张转为收缩,并带动生产指数大幅下行拖累,5月制造业PMI指数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重返荣枯平衡线之下。这表明在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背景下,宏观经济修复基础尚不牢固,稳增长政策有待进一步发力。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回落2.3个百分点至48.3%,也明显低于预期,在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回暖态势有待进一步观察。生产指数大幅下行2.1个百分点至50.8%,但继续处于扩张区间,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分别处于扩张区间和收缩区间,表明宏观经济“供强需弱”局面进一步凸显。展望未来,外需正向拉动、超长期特别国债开闸发行、专项债发行明显提速以及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及“三大工程”全面推进影响下,6月制造业PMI指数收缩幅度可能会有所缓和,但还需密切关注房地产行业走向对整体制造业景气水平带来的影响。
(二)2024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3%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情况。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0%;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6.9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营业收入4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企业利润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企业营收持续改善。
数据解读:
随着宏观组合政策落实落细、效果持续显现,市场需求继续回暖,工业生产回升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恢复。4月份,工业企业当月利润由降转增,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3月份同比下降3.5%转为增长4.0%,增速回升7.5个百分点,企业当月利润明显改善。具体看,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恢复,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产品出厂价格降幅收窄,产销衔接水平提升,共同推动企业营收改善,4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由3月份同比下降1.2%转为增长3.3%,增速回升4.5个百分点,回升幅度较大。同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叠加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1-4月份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6.3%,增速高于全部规上工业12.0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4.7个百分点,是贡献最大的行业板块,对规上工业利润增长持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展望后续,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将有力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扩大有效需求,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工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或得到巩固增强。
(三)资金情况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6,140.00亿元逆回购,共有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资金净投放6,040.00亿元。
本周地方债大量发行,但周三央行开启大额净投放,资金面由紧转松。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84%,DR001均值1.80%,较上周均上行4BPs。7天方面,本周R007均值1.94%,较上周上行10BPs,DR007均值1.90%,较上周上行7BPs。
本周受跨月影响,交易所资金价格小幅反弹。GC001均值1.85%,较上周上升7BPs;GC007均值1.92%,较上周上升8BPs。近期央行频繁喊话长期国债利率纠偏,并持续开展资金投放呵护市场,叠加6月份特别国债有序发行、地方债投放节奏延续,各品种资金价格或将保持合理区间。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涨跌互现。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内震荡,1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先升后降,5Y、10Y、30Y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先降后升,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周五分别收至1.64%、2.09%、2.29%、2.55%,较上周五变动幅度均在1BP左右。
信用债方面,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利差持续收窄。其中,各评级1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小幅上升1BP。各评级3Y、5Y期限到期收益率与上周相比,均下降3BPs左右。
(四)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有1家,江苏三房巷聚材股份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下调为AA-。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2家,全部为上调,其中1家为城投主体。
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4家。
二、重要资讯
(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压实金融领域相关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的责任,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好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
政策解读:
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是近几年中央一直强调和推进的重点工作。本次政治局会议审议问责规定,从中央层面来定调风险问责规定并不多见,显示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和迫切性,可以让各级决策人和操作人有更多的风险意识,尤其是认识到金融风险防范化解的政治性。在金融工委组建和地方金融体制改革以后,从党委的角度来推动问责更为全面和有效,可以突破之前的地域、部门和机构的条块分割的问责局面。
本次会议贯彻了“严”的总基调。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规定》的贯彻落实,坚持严字当头,敢于较真碰硬,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释放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强烈信号,推动金融监管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在金融领域树立起来并长期坚持下去。随后金融监管总局研究部署《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问责规定(试行)》贯彻落实举措也强调,要全面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真正做到“长牙带刺”、有棱有角。要着力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加快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严肃查处影响金融稳定、破坏市场秩序、造成重大风险的违法违规问题。要推动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建立健全监管责任归属认领和兜底监管机制,真正做到同责共担、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二)政府债加快供应,缓解市场“资产荒”
近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序发行,同时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加快。5月已发行和计划将发行的地方债合计9035.95亿元,为今年以来单月最高值。。
数据解读:
新发特别国债均为20年期及以上的超长期债券,为市场提供了安全且收益相对更高的资产,政府债券加快供应有助于缓解现阶段债市面临的“资产荒”压力。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基本为匀速发行,发行节奏相对平稳。从政府债券供给节奏看,基于一般国债发行量在5-11月相对回落而12月有所回升、新增地方债在5-12月发行保持匀速的假设,预计年内5月、8月、11月或为政府债券供给高峰期、单月净融资额或超过1万亿元。
目前,在实体融资需求持续偏弱、城投平台融资收缩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持续面临‘资产荒’局面。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于高息资产的需求旺盛,足以消化政府债券供给增量,或不用担心特别国债带来的供给冲击。另一方面,由于今年新发特别国债均为20年期及以上的超长期债券,提供安全且收益相对更高的资产,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当前债市“资产荒”。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53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040.89亿元,较上周2,446.95亿元,下降16.59%。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32.26%、37.48%、23.96%;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57.86%、30.25%、10.99%;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及3年期分别占比34.24%、4.01%、32.97%。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56只,发行规模合计1,123.19亿元,较上周472.63亿元,上升137.65%。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及中票分别占比20.33%、46.72%、22.14%;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34.70%、45.03%、18.64%;期限方面(考虑含权期限),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3.70%、2.35%、34.40%、39.55%,5年期以上占比持续保持高位。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期间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变动差异较大。其中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下降18BPs、7BPs;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上升17BPs。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有3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取消发行规模6.50亿元。取消原因多为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发行人拟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无展期或实质违约债券。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实质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7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54.80亿元,较上周25.00亿元,上升119.20%。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交易商协会对长春城投、光大证券启动自律调查
近期,交易商协会了解到,个别发行人在债券发行工作中,未严格落实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重大部署,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交易商协会决定对长春城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启动自律调查。
(二)交易商协会对青白江国投、中金公司等4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近期,交易商协会在金融监管机构移交的线索中发现,成都市青白江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金财富证券有限公司、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存在违规行为,依据《银行间债券市场自律处分规则》,交易商协会决定对上述4家机构启动自律调查。
(三)河南证监局对棕榈股份及相关人员出具警示函
经查,棕榈股份存在以下违规行为:2024年1月31日,棕榈股份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0,000万元至52,000万元;2024年3月15日,公司棕榈股份披露2023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2023年度净利润为亏损70,000万元至88,000万元;2024年4月27日,棕榈股份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其中2023年度净利润为亏损93,989.49万元。棕榈股份2023年度业绩预告、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披露的净利润与年度报告存在较大差异。
上述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河南证监局决定对棕榈股份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