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00.00亿元逆回购投放,共有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投放量为0。
2.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发行主体。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5家,变动情况均为上调,不涉及城投。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02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735.96亿元,较上周2,111.48亿元,增加29.58%。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50只,发行规模合计1083.18亿元,较上周959.93亿元,增加12.84%。本周河南省9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9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57.12亿元,较上周60.1亿元,下降4.96%。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只。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1.央行发布6月份金融统计数据
6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2982亿元,同比少增9283亿元;1-6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8.1万亿元,同比少增3.45万亿元;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1300亿元,同比少增9200亿元;1-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3.27万亿元,同比少增2.46万亿元。6月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8.1%,前值8.4%。M1同比-5.0%,前值为-4.2%;M2同比6.2%,前值7.0%。
数据解读:
社融结构方面,人民币贷款为最大拖累因素,政府债券对社融整体增长有一定支持,6月政府债券融资新增8487亿元,同比多增3116亿元。
或因“提前还贷”因素扰动,6月,居民贷款增量依然疲弱。居民贷款新增5709亿元,同比少增3930亿元,相比5月2915亿元的同比少增幅度有所扩大,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同比少增幅度均有所增加,其中,短期贷款新增2471亿元,同比少增2443亿元,反映出消费低迷、内需偏弱的特征;同时,中长期贷款新增3202亿元,同比少增1428亿元。虽然5.17楼市“一揽子”政策落地后,购房市场情绪有所改善,但回升幅度还不够大。
6月,企业部门贷款新增1.63万亿元,同比少增6503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新增9700亿元,同比少增6233亿元。企业部门信贷规模同比持续少增,除金融数据“挤水分”(叫停手工补息、严查“低贷高存”空转套利等)外,企业前期空转资金被用来提前还贷,一定程度上仍显示出实体部门融资需求减弱。
6月末,M0余额同比增长11.7%,持续高增速,现阶段存款利率下降,一方面导致资金向理财转移,另一方面也使得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下降,导致现金存回银行的动力降低;M1余额同比下降5%,负增长态势继续加深,一定程度反映出现阶段企业投资信心不足;M2余额同比增长6.2%,增速较前值下滑0.8个百分点。M2增速保持大幅高于M1增速,反映出企业和居民相较投资生产意愿,更偏向保守储蓄资金。
2.国家统计局发布6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
2024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环比下降0.2%;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
数据解读:
6月CPI与PPI环比均为-0.2%,较5月走低。6月CPI同比0.2%,低于前值的0.3%,PPI同比-0.8%,高于前值的-1.4%。
CPI方面,猪肉价格对CPI形成支撑,但鲜菜、鲜果等主要食品价格受供给增加影响出现超季节性下跌,基本抵消了猪肉价格上行的正向拉动作用,食品价格对CPI同比的拉动作用稳中略降。非食品中,燃油、家电、汽车环比继续下跌,形成拖累项,一是受“618”促销叠加国内供强需弱共同影响,汽车、家用器具以及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均环比下跌。如6月CPI家用器具、交通工具环比分别下跌1.2%和1.0%,降幅继续扩大,对非食品价格的拖累作用增强。二是受国际油价波动下行影响,6月份交通工具用燃料环比跌幅扩大1.2个百分点至2.0%,同比涨幅回落0.7个百分点至5.6%,对非食品的支撑作用减弱。
PPI方面,6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部分工业品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PPI环比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2%;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一方面,国际油价小幅回落,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环比下降2.9%;另一方面,受夏季极端天气影响,部分工业品短期需求受阻带动价格下行,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0.6%。
(二)资金情况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00.00亿元逆回购投放,共有100.00亿元逆回购到期,净投放量为0。
本周资金面较宽松。具体看,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74%,较上周下行5BPs,DR001均值1.68%,较上周下行4BPs。7天方面,本周R007均值1.85%,较上周继续下行3BPs,DR007均值1.81%,较上周上行1BP。
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继续保持低位下行。GC001均值1.79%,较上周下行8BPs;GC007均值1.84%,较上周下行2BPs;GC014均值1.85%,较上周下行1BP。
利率债方面,继前期央行公告借券卖债操作指导,本周一央行继续公告将开展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公告当日,10Y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后继续回落,周末收于2.27%;30Y国债周末收于2.47%,继续下探。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继续下行。本周五AA+及AA评级1Y、3Y、5Y期限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有2-3BPs降幅,AAA评级1Y、3Y期限到期收益率周末收盘收益率与上周末持平,5Y期限到期收益率周末收于2.26%,较上周五继续下行1BP。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发行主体。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5家,变动情况均为上调。
本周YY信评调整的有1家,变动情况为下调。
二、重要资讯
(一)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于7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稿。
会议前瞻:
二十届三中全会可能成为十年来第一个重点探讨经济改革的全会,并将开启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从而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针对改革发展问题,全会可能带来六大变化。
一是统筹财税改革。预计本次全会将进一步优化央地分税体制,推动消费税试点改革。后续关注中央和地方支出责权划分、消费税下划和后移以及消费税改革推进方式等问题。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关乎国运,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重要论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基本路径。后续关注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等问题。
三是深化国企改革。继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央企需要坚定围绕国之所需,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突出企业的内在价值和长期价值,突出产业导向和产业实效,从而与新发展格局相适配。后续关注发挥国央企骨干作用、现代企业制度和高标准市场体系改革以及关注如何做好链长企业,发挥国央企牵引带动作用等问题。
四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2024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出深化区域一体化的具体要求,致力于通过加强区域间战略规划协同、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后续关注数据要素改革、现代物流建设以及电力改革配套建设等问题。
五是坚持安全与发展底线思维。2024年3月,国务院召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视频会议,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地方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防新增债务风险。后续关注房地产新模式、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等问题。
六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金融是主体,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主旋律,未来,金融将更多地服务于高科技,重点探索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后续关注耐心资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问题。
(二)央行创设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
7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从即日起,人民银行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时间为工作日16:00-16:20,期限为隔夜,采用固定利率、数量招标,临时隔夜正、逆回购操作的利率分别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现阶段为1.8%)减点20BPs和加点50BPs。
操作点评:
开展临时正、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重构“利率走廊”,引导市场利率更好的贴合在政策利率附近。资金松时靠正回购,资金紧时靠逆回购。以现有7天逆回购(OMO)计算,临时正回购确定利率下限为1.6%,临时逆回购确定利率上限为2.3%,宽度为70BPs,较此前明显收窄,有助于强化7天逆回购的政策利率作用,降低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区间,稳定短端利率预期。采取数量招标的方式,也让央行有了更多主动权。
比如央行在DR001低于1.6%时开展临时正回购操作,银行与央行进行正回购交易的利率更高,即银行会更倾向于与央行交易,正回购操作更容易放量,回笼流动性规模会更高,将DR001拉升至1.6%附近甚至更高的水平。由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供给收缩,DR007会间接受到影响趋于上行。
(三)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9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参会专家及企业家等先后发言。
会议要点:
参会专家及企业家认为,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新动能加快成长壮大,成绩来之不易。虽然当前仍面临不少困难挑战,但政策效应在持续显现,市场积极因素在集聚增多。大家还就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李强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要保持定力、稳中求进,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都要向高质量发展聚焦,同时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更加注重有力有效实施宏观政策调控,进一步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政策举措的组合性、协同性、精准性,推动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加强政策预研储备,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增动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找准发力方向,谋划载体抓手,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02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735.96亿元,较上周2,111.48亿元,增加29.58%。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7.17%、36.95%、31.40%及4.45%;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72.26%、17.95%、9.13%;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及5年期以上分别占比29.73%、1.56%、20.14%、48.31%,长久期产品发行仍是主流。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50只,发行规模合计1083.18亿元,较上周959.93亿元,增加12.84%。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14.64%、39.82%、37.56%、7.93%;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46.85%、32.73%、20.43%;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16.09%、1.81%、18.05%、62.28%,5年期以上占比持续保持高位。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期间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有所上行。AA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上升5.61BPs、4.19BPs、4.53BPs。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只,为“24江西交投MTN009”,发行规模25亿元,期限5年,取消发行原因为发行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问题取消。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1只信用债展期,亿利洁能股份有限公司“20亿利02”违约日逾期债券余额0.73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实质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9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9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57.12亿元,较上周60.1亿元,下降4.96%;其中5年期及以上债券占比88.62%,长债发行态势只增不减。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西宁经开投资控股被出具警示函,涉债券结构化发行
青海证监局7月5日公告,经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公司债券发行环节,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并认购第三方机构指定的私募基金,存在由第三方机构协调其他投资人认购债券、申购的私募基金在发行环节及二级市场认购公司债券的行为。对西宁经开投资控股、李峰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