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4年第30期(8月5日-8月9日)
来源:- 2024-08-13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212.90亿元逆回购,共有7,810.5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7,597.60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发行主体共1家;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4家,其中上调的有2家,下调的有2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35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961.04亿元,较上周2008.82亿元,增加47.40%。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69只,发行规模合计1,246.39亿元,较上周924.97亿元,增加34.35%。本周河南省1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5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24.6亿元,较上周27亿元,增加361.48%。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只。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CPI、PPI变动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5%;1—7月平均,全国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2%。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5%。7月份,全国PPI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2%,降幅均与上月相同。

数据解读:

CPI方面,7月份食品价格环比涨幅略超预期,其中,受短期高温多雨天气影响供给的食品,包括鲜菜、鲜果和鸡蛋涨幅强于季节性,是主要的超预期因素,而猪肉价格周期性回升基本符合前期产能推算的预期。但其他食品、核心商品和服务价格弱于季节性,反映消费需求和购买力仍待恢复。PPI方面,7月份,PPI同比、环比降幅均与上月相同,符合市场预期,主要受市场需求不足及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等6个行业是影响P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处于下游的工业企业产品价格下行压力要大于上游,主要体现在设备制造和耐用消费品领域。展望下阶段,未来三个月低基数效应基本消失,叠加受主要发达国家衰退预期影响,全球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对我国上游工业品价格形成压力,PPI走势承压。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消费政策会进一步加力。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001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212.90亿元逆回购,共有7,810.5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7,597.60亿元。

本周央行持续净回笼及政府债券发行,资金面由宽松逐步转向均衡,资金价格回升明显,但均值仍低于上期。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73%,较上周下行2BPs,DR001均值1.65%,与上周持平。7天方面,本周R007均值1.84%,较上周下行5BPs,DR007均值1.74%,较上周下行5BPs。下周进入税期走款,同时政府债净缴款量大,将或对资金面产生一定扰动。

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整体横盘,周五有所上行。GC001均值1.84%,较上周下行9BPs;GC007均值1.85%,较上周下行3BPs;GC014均值1.85%,与上周基本持平。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0011

利率债方面,各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全面回升,1Y、1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上升明显。其中,1Y国债收益率周五收于1.46%,10Y国债收益率周五收于2.20%,较上周均上升7BPs。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0012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整体回升。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1.92%、2.03%、2.11%;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2.01%、2.13%、2.19%;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2.05%、2.17%、2.24%。AAA(5Y)-AA(5Y)利差较与上周一致,利差为13BPs。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0013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发行主体共1家,广汇汽车服务集团股份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下调为AA-。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4家,其中2家上调,2家下调。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0014

本周YY信评调整的有23家,其中上调的有4家,下调的有19家。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110

二、重要资讯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意见》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等5大领域,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3大环节,部署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政策解读:

《意见》提出了“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并明确了财税、金融、投资等领域相关政策要求:

1.健全绿色转型财税政策。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传统行业改造升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推广等领域工作。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全面推行水资源费改税,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研究支持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

2.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鼓励银行在合理评估风险基础上引导信贷资源绿色化配置,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持绿色信贷发展。鼓励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有序推进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工具创新。发展绿色保险,探索建立差别化保险费率机制。

3.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创新和优化投资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重点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投资、建设、运营,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绿色转型相关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二)央行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在总结今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全面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基础上,明确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释放了积极信号。对长债收益率的引导从“调控机制打通+提示资产本身+提示金融机构风险+提升公众投资者风险”多维度进行管理,本次新增“调控”及“压力测试表述”,措辞更为严肃。

政策解读:

1.一系列监管措施旨在稳定长债利率。近期央行指导大行卖债引导长端利率上行,但是买盘强劲导致调控效果不佳。随后交易商协会查处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出借账户和利益输送等国债交易违规行为。市场消息称监管部门要求新批的债券型基金要出具久期不超过两年的承诺函。一系列监管措施表明央行维护长端利率稳定的决心,后续需等待央行一些列措施实施到位。7月降息之后长端利率持续下行,不断试探央行底线。市场分析认为,上周10年国债2.1%可能是央行短期接受的合意下限,短期较难突破。

2.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报告》中货币政策定调基本延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等表述,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逆周期调节等。目前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预计央行在落实好此前加码政策措施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配合好积极财政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均衡投放信贷,更好平衡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内外均衡等关系。后续国内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的加码和选择,需要看国内宏观经济、物价复苏趋势、房地产复苏节奏以及市场流动性变化,并有效防范价格过低与流动性过高的潜在风险。

(三)中基协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报价内部约束指引》,9月1日起实施。

近日,中基协发布《资产证券化业务报价内部约束指引》。《指引》内容共10条,主要包含三大方面内容。《指引》拟明确,管理人应建立ABS业务内部约束制度,制定内部约束线时还需考虑外部销售机构的收入,低于内部约束线的项目将纳入协会重点关注名单。考虑到《指引》发布后,管理人就ABS业务建立内部约束制度需要一定时间作为过渡期,结合前期工作经验,《指引》第十条拟明确2024年9月1日后参与报价或者签署协议的项目纳入内部约束管理。

政策解读:

1.管理人应建立ABS业务内部约束制度。《指引》明确,管理人应当建立ABS业务内部约束制度,不得低于成本价格报价,且应合理分配执行费用,避免因费用不足影响执业质量。此外,由于ABS 业务高度依赖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偿付,为避免管理人出现“重发行、轻管理”行为,引导管理人强化产品存续期管理工作质效。

2.制定内部约束线还需考虑外部销售机构的收入。目前行业开展ABS业务的成本主要受项目承做、存续期管理人力资源占用以及项目销售等因素影响,销售费用在ABS业务整体收费中占比超过50%,《指引》要求,制定内部约束线时,需要将管理人以外销售机构收取的销售费用也纳入项目整体收入考虑。同时,《指引》明确管理人ABS业务内部约束线应综合考虑单个ABS项目整体收入,包括管理人及其聘请的销售机构获得的收入。

3.低于内部约束线的项目将纳入协会重点关注名单。协会将持续监测ABS业务内部约束机制运行情况,对管理人ABS业务报价内部约束机制运行情况进行持续监测与自律管理,明确管理人内部约束制度报送协会相关要求;并将低于内部约束线的项目纳入重点关注名单,必要时可对管理人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对于违反《指引》规定的管理人及其相关人员,协会将视情节轻重采取自律管理或纪律处分措施。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35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961.04亿元,较上周2008.82亿元,增加47.40%。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1.58%、25.52%、48.24%及4.30%;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7.76%、26.41%、5.65%;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及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1.86%、1.04%、22.89%、54.21%,长久期产品发行占比仍保持较高比例。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1101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69只,发行规模合计1,246.39亿元,较上周924.97亿元,增加34.35%。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15.42%、38.88%、37.96%、7.73%;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43.84%、44.15%、12.01%;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15.68%、0.09%、17.71%、64.96%,5年期以上占比较上周持续上升。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均下行。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下行6BPs、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下行1BP,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下行15BPs。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1102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只,为G24湖产1(发行规模2.64亿元,期限5年),取消发行原因为发行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问题取消。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1只信用债展期,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6雏鹰02”违约日逾期债券余额6.40亿元。共有1只信用债实质违约,为上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行的“21上实01”,违约日逾期债券余额4.00亿元。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5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24.6亿元,较上周27亿元,增加361.48%;其中5年期及以上债券占比71.43%,长债发行态势与全国情况吻合;从发行利率来看,已无票面利率超过3%的标的。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40813085144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大公国际下调西安建工主体评级。

2024年8月2日,大公国际决定将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下调至BBB-,评级展望维持负面;“21西安建工MTN001”信用等级调整为BBB-。

今年以来,西安建工的信用等级评级已经连续4次被下调。报告认为,西安建工本部信贷逾期金额增加,持有子公司股权新增被冻结事项,西安建工及其法定代表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针对“21西安建工MTN001”本息兑付,西安建工尚未提供明确的偿债资金证明,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较小,且西安建工及子公司票据逾期、多家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等负面事项持续存在,上述情形对西安建工的信用水平产生重大影响。

(二)遵义市播州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主体信用等级下调,评级展望调至稳定。

近日,中诚信国际将遵义市播州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体信用等级由A+调降至A,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

遵义市播州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是遵义市播州区资产规模最大的有存续债券的平台,所在播州区2023年经济财政增长,在化债背景下区域短期流动性风险得到一定释放。但贵州省整体偿债压力依然大,非标风险持续暴露,基本面的改善较为有限,主要依赖中央的明显支持,区域风险依旧较高。公司已经连续三年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审计意见,业务持续性较差,目前仍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或有风险很高,流动性高度紧张。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