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5,449.00亿元逆回购和1,70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共有212.90亿元逆回购和4,010.00亿元MLF到期,全周净投放资金12,926.10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发行主体共1家;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4家,其中上调的有3家,下调的有1家;本周YY信评调整的有52家,其中上调的有22家,下调的有30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8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534.85亿元,较上周2,961.04亿元,下降14.39%。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47只,发行规模合计1,067.47亿元,较上周1,246.39亿元,下降14.36%。本周河南省1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0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81亿元,较上周124.6亿元,减少34.99%。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4只,规模27亿元。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757亿元,同比增长2.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35%。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7,611亿元,同比增长3.6%,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0%。
数据解读:
7月经济数据显示我国需求端表现分化,生产端延续放缓。从需求端看居民消费在暑期假期的提振下有所改善,但地产销售依旧偏弱拖累地产投资,财政融资偏慢叠加气候因素扰动基建项目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生产端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制造业、电热水走弱但高技术走强,生产结构继续调整。展望后续,政治局会议明确强调“下半年要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宏观政策着力点有望更多向惠民生、促消费方面倾斜,从而支撑居民消费进一步回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以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既有政策的持续落实以及后续政策力度的不断增强也有望对制造业投资和工业生产形成一定提振。在近期财政融资进程明显提速的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或将在去年基数走低的背景下有所回升。
(二)资金情况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5,449.00亿元逆回购和1,70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共有212.90亿元逆回购和4,010.00亿元MLF到期,全周净投放资金12,926.10亿元。
本周一资金价格明显抬升,后续资金面转向均衡偏松,资金价格持续回调,但均值较上周上升明显。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90%,较上周提升16BPs,DR001均值1.84%,较上周上行19BPs。7天方面,本周R007均值1.92%,较上周走高8BPs,DR007均值1.87%,较上周上行13BPs。下周公开市场到期量大,往后政府债发行可能会进一步放量,或对资金面造成一定扰动。
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全线反弹。GC001均值1.88%,较上周上行4BPs;GC007均值1.91%,较上周上行6BPs;GC014均值1.91%,较上周上行6BPs。
利率债方面,各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上行。截至本周五,1Y、5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较上周五分别上升7BPs、2BPs、1BP,1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与上周五持平。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震荡回升。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1.97%、2.06%、2.16%;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2.05%、2.15%、2.24%;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2.10%、2.20%、2.31%。AA(5Y)-AAA(5Y)利差较上周有所扩大,利差为15BPs。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发行主体共1家,西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BBB-下调为B-。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4家,其中3家上调,1家下调。
本周YY信评调整的有52家,其中上调的有22家,下调的有30家。
二、重要资讯
(一)三部门发文规范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服务行为。
近日,司法部会同财政部、中国证监会起草了《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公开发行股票相关服务行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政策解读:
1.中介机构不得帮助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公开发行股票。《规定》明确,中介机构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独立客观的原则,不得以参与实施违法行为等形式帮助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同时中介机构应配备符合相应资质的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建立有效的利益冲突审查等风险控制制度;制作、出具的文件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不得以参与实施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违规信息披露等形式,帮助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2.提出相关主体的执业规范与收付费具体要求。明确证券公司保荐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不得以股票公开发行上市结果作为收费条件,律师事务所不得违反司法行政等部门关于律师服务收费的相关规定;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收费的禁止性行为;发行人的信息披露责任;地方人民政府不得为公司上市给予奖励,地方人民政府违反《规定》,给予发行人或者中介机构奖励的,应当予以追回,并由有关机关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同时,《规定》指出,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不得存在四方面情形:一是在合同约定之外收取其他费用或者以临时加价等方式变相提高收费;二是通过签订补充协议或者另行约定等方式规避监管收取费用;三是通过入股、获取上市奖励费等方式谋取不正当利益;四是其他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或者变相收费行为。
(二)潘功胜: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8月15日,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三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支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
政策解读:
1.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目前,一些金融机构以非理性竞争的方式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对于不合理的、容易消减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行为,金融管理部门持续加强规范,防范资金空转,整顿手工补息等,短期内会对金融总量数据产生‘挤水分’效应,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立场发生变化,而是更加有利于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中国人民银行一直在探索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未来将健全精准适度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合理把握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规模,让已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工具及时退出。
2.优化货币政策调控的中间变量。货币政策需要关注和调控一些中间变量,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的规模和深度逐步提升,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逐渐成熟。中国人民银行正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
3.货币政策调控中将注重把握和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重要考量的同时,保持政策定力,不大放大收。二是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统筹兼顾支持实体经济增长与保持金融机构自身健康性的关系。三是内部与外部的关系,主要考虑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进行调控,兼顾其他经济体经济和货币政策周期的外溢影响。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8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534.85亿元,较上周2,961.04亿元,下降14.39%。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5.31%、32.39%、34.36%及7.94%;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70.53%、21.92%、7.35%;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及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6.87%、0.37%、22.61%、50.15%,长久期产品发行占比仍保持较高比例。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47只,发行规模合计1,067.47亿元,较上周1,246.39亿元,下降14.36%。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16.14%、41.17%、28.18%、14.51%;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42.99%、42.93%、14.08%;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17.51%、0.50%、22.87%、57.32%,5年期以上占比继续保持高位。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上升明显。AA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上升15BPs、14BPs、6BPs。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4只,规模27亿元,分别为24鲁高速MTN007(计划发行规模10亿元、期限25年)、24桂北01(计划发行规模7.5亿元、期限5年)、24桂北02(计划发行规模7.5亿元、期限10年)、24桐昆控股MTN001(计划发行规模2亿元、期限2年)、取消发行原因多为发行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问题取消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2只信用债实质违约,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岭南转债”违约日逾期债券余额4.56亿元;蓝盾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蓝盾退债”违约日逾期债券余额1.00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0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81亿元,较上周124.6亿元,减少34.99%;其中5年期及以上债券占比69.14%,长债发行态势与全国情况吻合;从发行利率来看,已无票面利率超过3%的标的。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穆迪下调万科的家族评级,展望维持负面。
8月13日,穆迪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公司家族评级由“Ba3”下调至“B1”,展望维持负面。
穆迪此次下调的原因在于公司合同销售疲软和持续的利润率压力。2024年1-7月,公司累计合同销售金额1465.5亿元,同比下降35.15%,但考虑到公司目前银行端融资消息不断,自身通过“瘦身计划”回流资金,近日公司与中信金石、中证投资及泰康人寿设立Pre-REIT基金(募集规模是22.34亿元,投资方向是北京旧宫万科广场、深圳龙岗万科广场),公司信用风险短期可控,邦得后续将继续关注公司所获的银行融资中新增融资比例。
(二)上交所:对郑州投资控股及相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上交所披露关于对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的决定。根据决定书,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发行了“19郑控01”,上述债券在上交所挂牌转让。债券发行人应当于2024年4月30日之前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但发行人直至2024年5月28日才予以披露。
鉴于上述违规事实和情节,上交所对郑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有关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并将通报中国证监会,记入诚信档案。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