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2,102.00亿元逆回购,共有14,01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11,916.00亿元。
2.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发行主体;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7家,其中上调的有5家,下调的有2家;本周YY信评调整的有92家,其中上调的有41家,下调的有51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1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085.52亿元,较上周3,035.76亿元,减少31.30%。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29只,发行规模合计1,018.90亿元,较上周1,109.51亿元,下降8.17%。本周河南省9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0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82.53亿元,较上周67.77亿元,增加21.78%。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4只,规模20亿元,较上周下降90.82%。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8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0.4,重返扩张区域。
市场数据显示,8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50.4,较7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上。8月财新中国通用服务业经营活动指数(服务业PMI)为51.6。
数据解读:
总体看,8月份制造业景气度略有恢复,供需平稳扩张,外需承压,就业止跌走平,物流运输延迟,企业库存增加,通缩压力增加,企业乐观情绪维持,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但扩张幅度有限。得益于国内宏观经济效果的释放,市场需求稳步复苏,制造业生产、新订单指数回升带动,就业招聘企稳,反映国内中小制造业供需两端情况有所改善。分项数据来看,8月份生产指数在扩张区间微升,新订单指数一改7月份的收缩态势,重回扩张区间。制造业就业指数于8月份企稳,落在荣枯线上。企业采购活动略有放缓,但产成品库存指数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服务业PMI较7月下降0.5个百分点,为年内次低;在7月小幅改善后,8月服务业景气度再度回落,显示服务业继续扩张但速度放缓。
(二)资金情况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2,102.00亿元逆回购,共有14,018.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11,916.00亿元。
本周央行操作大额净回笼,资金面由宽松逐步收紧,资金价格小幅回升,但均值较上周仍有所下行。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70%,与上周持平,DR001均值1.59%,较上周下行3BPs。本周R007本周均值1.86%,较上周下行6BPs,DR007均值1.70%,较上周下行9BPs。当前资金处于紧平衡,下周政府债净缴款超5000亿元,需关注央行后续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本周交易所资金整体价格有所下跌。GC001均值1.88%,较上周微降1BP;GC007均值1.88%,较上周下降6BPs;GC014均值1.89%,较上周下行1BP。
利率债方面,各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持续下行。截至本周五,1Y、5Y、1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分别收至1.44%、1.78%、2.14%,较上周五分别下行6BPs、7BPs、4BPs;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2.31%,较上周五下降6BPs,收益率逼近2.30%。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全面下行。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2.01%、2.09%、2.19%;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2.10%、2.19%、2.30%;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分别收于2.16%、2.27%、2.39%。AA(5Y)-AAA(5Y)利差继续走阔至20BPs。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主体。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7家,其中上调的有5家,下调的有2家。
本周YY信评调整的有92家,其中上调的有41家,下调的有51家。
重要资讯
(一)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降准还有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9月5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加快落实好已出台的政策举措,更加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下降空间。
政策解读:
1.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总量上,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银行增强贷款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的预期目标相匹配。在利率上,发挥好近期政策利率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的带动作用,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在结构上,加大已有工具的实施力度,推动新设立工具落地生效,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2.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而定。年初降准的政策效果还在持续显现,目前金融机构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约为7%,还有一定的空间。在利率方面,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约束。人民银行将密切观察政策效果,根据经济恢复情况、目标实现情况和宏观经济运行面临的具体问题,合理把握货币政策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3.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提升三个“比重”。一是提升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进一步丰富资本市场的融资产品,创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同时,增强金融体系的激励和转化,以形成“耐心资本”。二是提升股权融资中投早、投小的比重,落实好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完善创业投资“募投管退”机制,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三是提升科技创新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建立科技金融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强对科技型企业的风险评估能力,丰富适应高新技术领域特点的金融产品。
(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9月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第23号令,全文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同时废止。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政策解读:
1.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此次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删除了“出版物印刷须由中方控股”,以及“禁止投资中药饮片的蒸、炒、炙、煅等炮制技术的应用及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两个条目,这意味着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删除的两个条目虽对特定行业有一定影响,但总体上看,这些调整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提高行业效率,对整体经济影响是积极的。特别是对中药行业来说,有望引入更多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行业创新和发展。
2.持续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努力实现外资不仅可以“进得来”,而且能够“发展好”。一方面,将创新方式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今年以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增值电信等领域启动了开放试点工作。后续国家发改委将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平台建设,扎实开展相关领域开放试点工作。另一方面,将持续优化外资促进政策。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重点方向之一就是继续增加服务业条目,引导更多外资投向服务业领域。
(三)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不及预期,9月降息幅度分歧加大。
美国劳工部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2万,大幅高于7月的8.9万,但不及市场预期的16.1万;当月失业率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4.2%,符合预期,也是5个月来首次下行。
数据解读:
8月美国非农数据的各项细节冷热参差,整体上指向劳动力市场持续降温、但速度边际放缓。市场分析认为,8月美国非农数据仍未彻底消除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还是50个基点”的不确定性。从美联储历次利率调整来看,25个基点是常态,50个基点或更大幅度的调整一般被用在特殊或紧急情况。比如,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发之初,美联储宣布一次性下调联邦基准利率100个基点至0-0.25%。2022-2023年,为了应对罕见的高通胀,美联储多次加息50个甚至75个基点,此轮加息周期将联邦基准利率从近零水平推高至5.25%-5.50%区间。当前,市场的基本假设仍然是偏谨慎的美联储9月将降息25个基点。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1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085.52亿元,较上周3,035.76亿元,减少31.30%。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3.01%、35.12%、37.96%和3.92%;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3.79%、26.73%、8.91%;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及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6.55%、4.53%、29.92%、39.00%,长久期产品发行占比有所下降。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29只,发行规模合计1,018.90亿元,较上周1,109.51亿元,下降8.17%。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15.54%、43.01%、34.90%、6.56%;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35.79%、46.61%、16.91%;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2.20%、0.98%、22.70%、54.11%,5年期以上占比维持高位。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涨跌互现。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上升16BPs,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下降10BPs、5BPs。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4只,规模20亿元,较上周下降90.82%,取消发行原因多为发行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问题取消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1只信用债实质违约,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H19当代F”违约日逾期债券余额6.00亿元。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9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0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82.53亿元,较上周67.77亿元,增加21.78%;其中5年期及以上债券占比69.71%,继续保持较高占比。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碧桂园将对9笔境内债延期6个月。
据碧桂园消息,公司将对9笔境内债延期6个月,并制定下一步一揽子方案。资料显示,9笔境内债分别为“16碧园05”“H1碧地03”“20碧地03”“19碧地03”“H1碧地04”“H1碧地01”“H1碧地02”“20碧地04”“16腾越02”,据测算,9笔境内债规模合计近150亿元。
碧桂园方面表示,目前销售修复以及资金监控等问题依旧客观存在,公司在短期内完成资金筹措仍有不确定性。故希望借助本次展期安排,一方面在期内通过尽量做好销售、盘活资产、削减不必要的行政管理开支等方式尽最大努力筹措资金。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与投资人的积极沟通,协商新的债务处理方案,以更好匹配当前的市场周期以及公司资金情况。公司希望投资者能够给予6个月的宽限期,在宽限期内与投资者充分沟通,综合制定一揽子方案。
8月20日,碧桂园地产发布关于债券停牌的公告。经相关债券持有人申请提议,债券受托管理人拟于近期召集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相关债券增信手续办理时限等事项。经发行人申请,H20碧地3、H20碧地4及H1碧地03将自8月22日开市起停牌,H1碧地02继续停牌。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