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4年第38期(10月8日-10月12日)
来源:- 2024-10-15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3,701.00亿元逆回购,共有16,95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13,250.00亿元。

2.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主体;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0家,其中上调的有9家,下调的有1家;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1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84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717.95亿元,较上周3,576.01亿元,下降79.92%。其中,城投债共发行50只,发行规模合计312.25亿元,较上周1,329.41亿元,下降76.51%。本周河南省2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2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0.00亿元,较上周34.85亿元,下降42.61%。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4只,规模117.89亿元,较上周下降5.57%。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9月CPI同比上涨0.4%,PPI环比降幅收窄。

国家统计局10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消费市场价格基本稳定,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4%。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扩大。

数据解读:

CPI方面,CPI同比涨幅连续8个月保持正增长势头,拖累项主要为去年同期高基数、节日错期、能源价格走低等。9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影响CPI同比上涨约0.61个百分点,鲜菜、猪肉和鲜果价格分别同比上涨22.9%、16.2%和6.7%,涨幅均有扩大;受假期错位因素导致旅游价格由涨转降,非食品价格由8月同比上涨0.2%转为9月同比下降0.2%,拖累CPI同比下降约0.19个百分点。PPI方面,9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PPI环比降幅收窄,同比降幅扩大。反映工业部门整体面临压力,背后有周期性、结构性、输入性等原因,其中最核心的是有效需求偏弱、供需不够平衡,尤其是部分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中。展望后续,近期存量政策加速落实、增量政策加力推出,10月12日财政部发布会上称中央财政加杠杆空间较为充足,且提及支持房地产行业企稳回升的部分增量政策,预计消费者与生产者信心和预期将有效提振,市场需求将逐步回暖。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41015110530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3,701.00亿元逆回购,共有16,95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13,250.00亿元。

本周银行间资金均衡偏松,资金价格整体下行。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66%,较节前走低8BPs,DR001均值1.52%,较节前下行14BPs。本周R007均值2.07%,较节前上行8BPs,而DR007均值1.69%,较节前下行15BPs。“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后,市场对正在程序中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期待较高,增量政策博弈空间较大,资金面或延续波动。

节后交易所资金价格全线回落。GC001均值2.10%,较节前下降7BPs;GC007均值2.20%,较节前下降20BPs;GC014均值2.05%,较节前下降17BPs。

 微信图片_202410151105301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下行。截至本周六,1Y、5Y、10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1.42%、1.81%、2.14%、2.30%,较节前分别下降3BPs、2BPs、3BPs、6BPs。

 微信图片_202410151105302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呈现分异。截至周六,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2.09%、2.25%、2.34%,较节前分别下降7BPs、7BPs、6BPs;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2.26%、2.445%、2.54%,较节前分别微升1BP、2BPs、0BP;AA评级1Y、3Y、5Y到期收益率收于2.49%、2.66%、2.79%,较节前分别上升11BPs、12BPs、6BPs。AA(5Y)-AAA(5Y)利差大幅走阔至45BPs。

 微信图片_20241015110701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主体。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0家,其中上调的有9家,下调的有1家。

 微信图片_20241015110715

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1家,国家电投集团东北电力有限公司YY评级由5-上调为5。

重要资讯

(一)国家发改委: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和副主任刘苏社、赵辰昕、李春临、郑备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部长观点:

1.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1)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消费方面,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3)明年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4)提前明确阶段性的税费优惠政策的后续安排。

2.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苏社:(1)将加快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快开展形成新一批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清单。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合作。(2)10月底完成今年剩余的大概29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发行工作,加快已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实施和资金使用的进度,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3)发改委、财政部研究合力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研究开展项目审核自主权试点,实施续建项目绿色通道等,尽快出台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的新举措。

3.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1)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将推动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将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2)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的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行为坚决纠正,严肃追责。(3)将推动修订保障中央企业款项的支付条例,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能够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

(二)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明确将围绕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的增量政策举措。

会议解读:

1.较大规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此外,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同时,将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重;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2.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按照‘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积极通过发行特别国债等渠道筹集资金,稳妥有序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核心一级资本。目前,财政部正在等待各家银行提交资本补充具体方案,各项相关工作有序推进。

3.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是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使用专项债券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以用于新增的土地储备项目。二是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用好专项债券来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各地的保障性住房;继续用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三是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抓紧研究明确与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相衔接的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政策。

4.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国庆节前已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下一步还将针对学生群体加大奖优助困力度,提升整体消费能力。同时,不断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持续加大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资助标准,支持学生安心求学、成长成才。

(三)央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

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要求,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政策解读:

创设互换便利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A股市场表现不佳,部分投资者心态不稳、信心受损。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支持机构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票,增强自身融资和股票投资能力。

首期互换便利操作规模5000亿元,标志着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将为资本市场提供数千亿级的增量资金。通过互换便利操作,非银机构可以将手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替换为国债、央票,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但由于是采用“以券换券”的形式,不是央行直接给钱,所以不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也不是搞量化宽松。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84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717.95亿元,较节前3,576.01亿元,下降79.92%。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50.42%、25.47%、18.12%和5.99%;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3.98%、26.90%、8.42%;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及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55.93%、0.49%、28.08%、16.98%。

 微信图片_20241015110755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50只,发行规模合计312.25亿元,较节前1,329.41亿元,下降76.51%。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5.06%、35.18%、25.97%、13.78%;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29.06%、49.93%、17.61%;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8.20%、1.07%、45.63%、22.70%,5年期及以上占比近一个月下降超过30%。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大幅上涨。AA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节前分别上升27BPs、37BPs、91BPs。

 微信图片_20241015110815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4只,规模117.89亿元,较节前下降5.57%,取消发行原因多为发行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问题取消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1只信用债展期,景瑞地产(集团)有限公司“H19景瑞1”违约日逾期债券余额5亿元。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2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2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0.00亿元,较节前34.85亿元,下降42.61%。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41015110840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一)岭南转债:预计无法按期归还1.56亿元募集资金。

10月11日,岭南股份公告称,公司已使用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闲置募集资金1.56亿元临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上述临时补流资金将于2024年10月16日到期。公司现阶段面临流动资金紧张,本次补流的闲置募集资金预计无法按期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

岭南股份称,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政府投资缩减,公司推进优化业务订单结构及战略布局调整,新增订单不达预期;公司工程业务结算周期拉长、应收账款回款延迟,资金偏紧制约了公司在建项目的施工进度;加上日常经营支出仍需维持,造成了公司资产负债率较高,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持续下滑,存在流动性压力,本次补流的闲置募集资金预计无法按期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鉴于“岭南转债”到期,岭南股份无法按期进行本息兑付,后续可能存在债券投资者诉讼情形。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