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4年第41期(10月28日-11月1日)
来源:- 2024-11-05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4,001.00亿元逆回购,共有22,5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8,514.00亿元。10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2.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主体;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2家,其中上调1家,下调1家;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2家,全部为下调。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0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590.35亿元,较上周3,362.23亿元,减少22.96%。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16只,发行规模合计1,436.78亿元,较上周941.36亿元,增长52.63%。本周河南省1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15.52亿元,较上周的104.81亿元,增加10.71亿元、10.22%。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7只、金额77.60亿元,其中AAA主体共2只、金额6亿元。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消息,10月份,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回升。10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景气水平小幅回升。

数据解读:

制造业方面,制造业PMI时隔5个月后首次达到荣枯线以上,表明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继续加快。其中,15个细分制造业中,位于景气扩张区间的行业个数为11个,较9月增加2个,金属制品、黑色冶炼、医药、农副食品景气回升至扩张区间,电气机械、石油炼焦景气降至收缩区间。装备制造(汽车、通用设备、计算机)景气度继续领先于其他行业,显示了发改委和财政部“两新”政策落地以来对相关产业链需求的影响。服务业方面,随着假期出行,以及沿海地区台风影响结束,航空运输、铁路运输、水上运输、住宿、生态环保、批发行业景气环比明显改善。从绝对景气度看,住宿、批发、租赁及商务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景气仍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主要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这与当前商业活跃度尚待恢复、消费偏弱的状况有一定关系。总体来看,制造业、非制造业和综合PMI均在50%分界线以上,说明在一揽子增量政策不断推出下,我国经济前景正逐步向好。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108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4,001.00亿元逆回购,共有22,5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8,514.00亿元。

10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全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2,000亿元;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本周资金面宽松,跨月利率整体处于今年较低水平。隔夜期限方面,本周R001均值1.54%,较上周走低9BPs,DR001均值1.41%,较上周下行10BPs。本周R007均值1.86%,较上周走低2BPs,DR007均值1.7%,较上周走高5BPs。

交易所方面,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全线回落。GC001均值1.74%,较上周均值下降5BPs;GC007均值1.86%,较上周均值下降8BPs;GC014均值1.85%,较上周均值下降10BPs。展望后续,11月初召开人大常委会可能涉及财政预算调整,但年末发债窗口期相对有限,且央行流动性对冲手段充足,财政缴款因素对资金面影响有限,资金价格或将维持稳定。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126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回落。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1.41%、1.77%、2.14%、2.32%,较上周末分别下降1BP、7BPs、1BP、4BPs。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139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均先升后降,均值小幅波动。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2.05%、2.24%、2.37%,较上周末分别下降1BP、2BPs、0BP;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2.18%、2.39%、2.57%,较上周末分别上升2BPs、0BP、2BPs;AA评级1Y、3Y、5Y到期收益率收于2.35%、2.58%、2.85%,较上周末分别上升0BP、2BPs、8BPs。AA(5Y)-AAA(5Y)利差48BPs水平,较上周走阔8BPs。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218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主体。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2家,其中上调的有1家,下调的有1家。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2181

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2家,全部为下调。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232

二、重要资讯

(一)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

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丰富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即日起启用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工具。操作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原则上每月开展一次操作,期限不超过1年。日前,央行公告,2024年10月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同时,央行官网新增“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业务公告”栏目。

政策解读:

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新工具。‌买断式逆回购‌是指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卖给债券购买方(逆回购方),同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以约定价格从逆回购方购回相等数量同种债券的交易行为。与传统的质押式回购不同在于,质押式回购中债券的所有权在交易中不发生实质性变化,而买断式回购中债券的所有权在交易中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相较于传统逆回购操作,买断式逆回购有以下创新和特点:

首先,买断式逆回购“买断”了有价证券再行回购或另行卖出的权利。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债券押品被冻结在资金融入方账户,无法继续在二级市场流通。一旦出现违约等情形,冻结不利于保障资金融出方权益。央行推出买断式逆回购,可以缓解质押品冻结对金融机构整体流动性监管指标压力,持续提升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安全性和国际化水平。

其次,买断式逆回购可减少利率招标中的“搭便车”行为。此前,在利率招标过程中,一些机构不积极参与投标,而是等待其他机构报出利率后,选择接受较低的利率,从而节省自身成本。这种“搭便车”的行为,容易导致市场上的投标竞争不足,无法真实反映资金的需求程度。此次推出公开市场买断式逆回购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机构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利率投标,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能减少机构在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更真实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而且,由于没有增加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标利率,突显了该工具仅作为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定位,并不承担央行政策利率的职能。

同时,买断式逆回购能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箱中,主要包括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1年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以及投放长期流动性的国债买入和降准,1个月到1年期的中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较为欠缺。买断式逆回购期限不超过1年,预计将覆盖3个月、6个月等期限,将大大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有助于提升流动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二)10月中下旬信用债发行难度加大,城投债利率明显上升。

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有83只信用债取消发行,合计取消发行规模431.31亿元,相比9月全月分别增加84.44%、88.08%,相比去年同期分别增加418.75%、288.04%。而上一次信用债大量取消发行还要追溯到2022年11月、12月债市大跌期间。

数据解读:

10月份城投发债难度明显变大,资质差的城投发债难度尤其增大。数据显示,10月份取消发行83只信用债,合计规模431.31亿元,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大幅增加,其中AAA级债券占比高达56.6%,其次是AA+,占比26.39%;取消发行的原因中,58.76%为市场波动,37.76%为其他,仅3.48%为融资计划调整,显示出发行成本上升对高等级债券取消发行影响较大。

同时,票面利率超过5%的城投债重现市场,且数量有上升趋势。10月新发行城投债中,票面利率超过5%的有7只,比如3年期中期票据“24昆明安居MTN003B”票面利率为5.5%,5年期私募债“24金水04”票面利率为5.39%。而此前数月,城投债发行利率大多在5%以下,并且其中不少为长期限债券。据统计,6—9月期间发行的城投债中,65.36%为7年以上期限,部分债券期限甚至超过10年。

自9月底以来债市出现大幅波动后,债券发行难的现象开始出现,债市投资者越来越倾向于配置期限稍微短一些、更有性价比的信用债。对于城投债而言,由于此前相关文件明确城投“退平台”的最终期限为2027年6月,因此3年以下期限的城投债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选择。债市配置偏好变化的背后,是债市投资者对债市可能再次出现波动的担忧。

进入四季度后,影响债市的因素明显增多,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和落地、经济数据可能出现的改善、政府债发行提速以及股市上涨等均可能抽走债市部分流动性。部分理财公司在理财产品三季度运作报告中表现了对四季度债市可能进行方向选择的担忧。部分混合类理财产品在9月末明显加大了对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10月12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该消息一度引发城投债被抢购,但随着债市扰动因素的增多,债市行情在10月底继续小幅波动。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0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590.35亿元,较上周3,362.23亿元,减少22.96%。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34.76%、33.79%、27.11%和4.34%;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59.49%、29.38%、10.63%;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及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38.84%、5.01%、36.32%、19.37%。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249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16只,发行规模合计1,436.78亿元,较上周941.36亿元,增长52.63%。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19.74%、43.40%、29.03%和7.83%;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40.65%、41.27%、17.18%;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6.26%、6.67%、45.16%、21.07%,本周城投债无10年期以上产品。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全面上升。AA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上升1BP、24BPs、16BPs。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304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7只、金额77.60亿元,其中AAA主体共2只、金额6亿元,取消发行的原因多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将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有2只信用债展期,武汉天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当代科技集团下属子公司)“21学费04”违约日债券余额2.69亿元,“21学费次”违约日债券余额0.50亿元。有1只信用债实质违约,华闻传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华闻传媒MTN001”违约日债券余额2.74亿元。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15.52亿元,较上周的104.81亿元,增加10.71亿元、10.22%。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321

微信图片_20241112094451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本周无重大负面舆情。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