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4年第47期(12月9日-12月13日)
来源:- 2024-12-17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5,385.00亿元逆回购,共有3,54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投放资金1,844.00亿元。

2.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主体;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7家,其中上调1家,下调6家;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2家,全部为上调。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6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982.52亿元,较上周2,393.21亿元,增加24.62%。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94只,发行规模合计1,334.47亿元,较上周1,259.61亿元,增加5.94%。本周河南省1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1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92.90亿元,较上周的72.40亿元,增加2.50亿元、28.31%。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5只、金额13.00亿元,较上周下降39.26%。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1.国家统计局发布11月CPI及PPI数据。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物价数据。11月CPI同比+0.2%,前值+0.3%。其中,城市+0.1%,农村+0.2%;食品价格+1.0%,非食品价格持平;消费品价格持平,服务价格+0.4%。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0.3%。

11月PPI同比-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0.1%转为+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2.5%,环比-0.1%。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2.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2.2%。

图片1

图片2数据解读:

CPI:同比、环比持续小幅走弱。11月份,受气温偏高及出行需求回落等因素影响,全国C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细分看,鲜菜、猪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13.2%、3.4%、3.0%和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6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约八成。非食品价格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非食品中,旅游出行进入消费淡季,飞机票、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8.6%、7.3%和5.6%;冬装换季上新,服装价格上涨0.6%;部分车型新款上市,燃油小汽车价格上涨0.2%,为近9个月以来首次转涨。

PPI:11月PPI环比结束连续5个月的负增长,一系列存量及增量政策效能持续显现,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临近年末,房地产、基建项目加快推进,水泥、有色金属、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电力、燃气需求季节性增加,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0.3%。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带动我国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其中石油开采、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价格均下降1.4%。

本周各项会议传递积极财政货币政策信号或将为持续低位的通胀数据带来改观。

2.央行发布11月金融数据。

12月13日,央行发布11月金融统计数据。11月M1同比-3.7%,前值-6.1%,M2同比7.1%,前值7.5%。新增社融2.34万亿元,同比少增1197亿元,社融增速7.8%,前值7.8%。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元,同比少增5100亿元,贷款增速7.7%,前值8.0%。

数据解读:

M2近四个月以来首次增速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根据金融时报报道,11月全国完成近2500亿元地方债务置换,与化债相关的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加速发行,融资平台等主体拿到专项债资金后,大部分会在10-20天左右归还债务,其中绝大部分为贷款。同时,11月全国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处置不良资产规模近5000亿元。不良贷款核减会导致当月各项贷款余额存量减少。

对实体发放人民币贷款为11月社融疲弱拖累主要因素,同比少增5897亿元;支撑项来自政府融资、企业直接融资和表外融资,分别同比多增1589亿元、1108亿元和806亿元。

信贷方面,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800亿元,同比少增5100亿元,主要受到地方化债和不良资产处置的影响。11月居民新增信贷2700亿元,同比少增225亿元,其中短贷-370亿元,同比少增964亿元,中长贷3000亿元,同比多增669亿元。11月,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约16%,带动居民中长贷回升。企业端融资需求仍然疲弱,受银行进行不良资产处置贷款出表、化债背景下融资平台运用专项债资金偿还贷款等因素影响,企业短贷与中长贷均同比少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降准降息、保证流动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为明年金融数据改善给予保障。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41217105440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5,385.00亿元逆回购,共有3,54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投放资金1,844.00亿元。

本周地方债供给高峰进入尾声,长债收益率下行过快,央行对资金面的呵护力度随之减弱,资金面维持偏紧。资金价格方面,本周R001均值1.67%,较上周上行12BPs,DR007均值1.49%,较上周走高7BPs。本周R007均值1.90%,DR007均值1.75%,较上周均上行11BPs左右。

交易所方面,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多数走高,月内期限成交均价较上周均价上涨超过10BPs。具体看,GC001均值1.90%,较上周上升16BPs;GC007均值1.91%,较上周上升13BPs;GC014均值1.90%,较上周均值上升12BPs。展望后续,政治局会议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积极信号,货币政策时隔15年后再次转向“适度宽松”,明年降准降息空间仍存。虽近日资金面适度收敛,但年末财政投放尚未开始,年底资金预计维持均衡态势。

图片3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大幅下行,其中1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跌破1.8%大关,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也将至2.0%左右。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1.16%、1.44%、1.78%、2.01%,较上周五分别下降19BPs、17BPs、17BPs、15BPs。

图片4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到期收益率继续下行。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7%、1.84%、1.97%,较上周五分别下降6BPs、10BPs、10BPs;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83%、1.94%、2.07%,较上周五分别下降7BPs、10BPs、11BPs;AA评级1Y、3Y、5Y到期收益率收于1.89%、2.11%、2.32%,较上周五分别下降9BPs、9BPs、10BPs。AA(5Y)-AAA(5Y)利差35BPs,较上周略增3BPs。

图片5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7家,其中上调的有1家,下调的有6家。

 微信图片_20241217105550

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2家,全部为上调。

 微信图片_20241217105604

二、重要资讯

(一)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12月9日及12月11日-12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12月政治局会议一般会确立和公布次年经济和主要政策的总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行详细阐述和重点工作安排。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1.直面“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问题,未来面临外部不确定性,仍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明确“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重磅政策纷纷出台,后期加强落地落实,放松前置条件,让企业和民众可感可及,促进经济复苏。

2.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本次会议明确提高财政赤字率,今年财政赤字率为3.0%,明年将显著提高,目前市场主流机构预计在4.0%左右,财政赤字规模可能升至5.56万亿元,较今年增加1.5万亿元左右。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加快化债进程,启动财税体制改革。

3.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上一次提出适度宽松追溯到2009年11月,当时我国整体仍处于金融危机冲击后的恢复期。本次会议对政策组合的表态甚至较2008-2009年同期会议更为积极,宏观政策宽松力度值得期待。

4.全方位扩大内需。“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提前,成为明年的头号重点任务。

5.稳住资产价格,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重点是培育投资生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二)银行理财自建估值被监管叫停。

据上海证券报,近日,多位银行理财固定收益部门负责人透露,已收到监管部门通知,要求不得违规通过收盘价、平滑估值及自建估值模型等方式,去熨平产品净值波动。

新闻解读:

无论近期新提出的自建估值还是已在广泛应用的以收盘价、平滑信托等估值稳定手段,其主要目的即是让产品净值低波动、尽量减少因市场下跌而产品净值同步下跌的状态。

理财行业寻求稳健策略很多是站在投资人角度考虑,是可以理解的。但上述三类市场熨平估值波动模式,都建立在债券牛市这一大前提下,持续的债市上涨为各类平滑模式“储存”超额收益进而以备市场下跌提供了必要条件。这与资管新规的指引有所背离,平滑估值的情况下,产品的收益表现无法体现其真实的净值情况,在利率大幅反转的情况下,可能会隐藏部分亏损,若利率大幅上行,债市由牛转熊,可能会对整个理财市场造成风险。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6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982.52亿元,较上周2,393.21亿元,增加24.62%。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30.17%、35.47%、28.90%和5.46%;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4.88%、23.32%、10.91%;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及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31.15%、8.02%、37.83%、23.00%。

 图片6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94只,发行规模合计1,334.47亿元,较上周1,259.61亿元,增加5.94%。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19.66%、40.88%、29.80%和9.66%;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44.96%、36.03%、17.77%;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0.94%、11.23%、43.17%、24.66%。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继续下行。AA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下降5BPs、15BPs、8BPs。

 图片7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5只、金额13.00亿元,较上周下降39.26%,取消发行的原因多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将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1只债券实质违约,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荣盛地产MTN003”违约日余额13.80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1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92.90亿元,较上周的72.40亿元,增加2.50亿元、28.31%。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41217110812

微信图片_20241217110846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本周无重大负面舆情。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