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5年第2期(2025年1月6日-2025年1月10日)
来源:- 2025-01-14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309亿元逆回购,共有2,909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2,600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有2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9家,其中上调3家,下调6家;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17家,其中上调的有12家,下调的有5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431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3,152.47亿元,较上周986.63亿元,增加219.52%。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52只,发行规模合计1,533.27亿元,较上周614.98亿元,增加149.32%。本周河南省12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3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89.31亿元,较上周的32.77亿元,上升56.54亿元、172.54%。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8只、金额81.50亿元。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1.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12月通胀数据CPI和PPI指数。

2024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1%,环比持平。2024年全年,全国CPI比上年上涨0.2%。

图片1

2024年1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降幅比上月均收窄0.2%;环比均下降0.1%。2024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均下降2.2%,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0.8%、1.4%。

图片2

数据解读:

12月份,消费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全国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继续回升,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核心CPI环比上涨0.2%,结束连续4个月持平或下跌。从环比看,CPI持平,上月为下降0.6%。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6%,降幅比上月收窄2.1%。食品价格下降一是由于天气条件较好,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鲜菜、鲜果价格分别下降2.4%和1.0%;二是受前期压栏惜售、二次育肥等因素影响,猪肉供应充足,价格环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1.3%。食品价格下跌逐步企稳。全国CPI比上年上涨0.2%,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及消费预期的改善仍是扭转通胀数据萎靡的重点。

12月份,受部分行业进入传统生产淡季、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传导等因素影响,全国PPI环比下降0.1%,由正转负;同比下降2.3%,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0.2%。生产资料价格方面,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下降1.9%,主要是因为电厂存煤较为充足,煤炭新增需求有限;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0.6%,这与房地产、基建项目淡季陆续停工,钢材需求有所回落密切相关。而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逐步推进,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环比上涨0.6%。生活资料价格方面,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行业价格环比分别下降了0.4%和0.3%,整体消费品制造业的回暖仍然需要进一步观察。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117095113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309亿元逆回购,共有2,909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2,600亿元。

本周资金较上周年末整体转松,资金价格全面回落,至周五大幅回敛。本周R001均值1.61%,较上周走低20BPs,DR001均值1.54%,较上周微幅走低1BP。本周R007均值1.67%,较上周走低34BPs,DR007均值1.64%,较上周下行18BPs。

交易所方面,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均有回落。具体看,GC001均值1.55%,较上周下降51BPs;GC007均值1.64%,较上周下降27BPs;GC014均值1.66%,较上周下降14BPs。下周临近春节,大额MLF到期叠加居民节前取款需求抬升、税期走款等因素,资金压力较大,资金价格或区间波动。

图片3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止跌回升。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1.20%、1.43%、1.63%、1.88%,较上周五分别回升18BPs、9BPs、3BPs、3BPs。

图片4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评级期限信用债收益率震荡回升。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67%、1.77%、1.88%,较上周五分别上升4BPs、9BPs、8BPs;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76%、1.91%、2.03%,较上周五分别上升3BPs、6BPs、5BPs;AA评级1Y、3Y、5Y到期收益率收于1.85%、2.06%、2.21%,较上周五分别上升3BPs、3BPs、0BP。AA(5Y)-AAA(5Y)利差33BPs,较上周收窄8BPs。

图片5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有2家,其中上调的有1家,下调的有1家。

 微信图片_20250117095731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9家,其中上调的有3家,下调的有6家。

 微信图片_20250117095749

本周YY信评调整的主体有17家,其中上调的有12家,下调的有5家。

微信图片_20250117095810

二、重要资讯

(一)央行暂停买入国债操作。

1月10日,央行公告: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后续将视国债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

操作解读:

本次央行暂停国债买入操作,主要影响包括不限于:

1.稳国债利率、稳汇率,防范金融风险。央行已多次提示“机构抢跑、利率下行过快”的风险,本次暂停国债买入操作,指向央行将进一步“干预”债市。“资产荒”格局下,央行若继续买入国债,可能进一步加大利率下行风险。1月9日《金融时报》也发文指出,“当前市场对于货币宽松有抢跑之嫌,透支了货币适度宽松的利好”,2024年 4月开始央行就“多次提示长期利率单边下行风险”。

2.短端债券利率调整承压。市场分析表示,本轮利率快速下行后,目前5Y国债收益率在1.4%左右、低点接近1.3%。但同期国有大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为1.55%、高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部分城商行5年期存款利率为1.7%,甚至高于10Y国债收益率。对比之下,相较国债,保险等配置力量可能会选择收益更高的存款。换言之,从配置和交易的角度看,当前利率自发调整的可能性已经变大,再叠加央行暂停买入国债,预示短期内债券利率大概率面临调整。

3.其他货币宽松政策或加快落地。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是主基调,暂停买入国债后,降准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大。2024年9月以来,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和公开市场买入国债工具设立后,成为央行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的主要手段。其中,买断式逆回购累计投放流动性2.7万亿,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投放流动性9000亿。市场分析认为,央行宣布暂停国债买入,有助于平衡国债市场供求关系。国债买入是央行投放流动性的重要方式,但暂停国债买入不意味着市场流动性收紧。预计下一步,央行将通过公开巿场操作、降准等方式,向市场注入短期和长期资金,继续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二)央行将在港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汇率盘中涨超100个基点。央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

1月9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将于2025年1月15日(周三)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2025年第一期中央银行票据(下称“央票”)。其中,第一期央票期限为6个月(182天),发行量为人民币600亿元,票据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月13日,央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于2025年1月13日实施。

数据解读:

此前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票规模一般多在100亿元至200亿元之间,这次发行规模高达600亿元,创下历史上最大单次发行规模。此类操作将实质性回收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央行坚决维护汇率稳定的意图十分明确。据悉,央行在香港市场较大规模发行央票,从稳汇市的角度看,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释放稳汇率的清晰信号,进而遏制近期离岸人民币的“领贬”势头,防范短期内人民币贬值预期过度聚集。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作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该参数上调后,境内市场美元流动性将有所增加,缓解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外部压力,有利于外汇供求平衡,引导市场对汇率走势保持合理预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和最近加大央票离岸发行规模,都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防范化解汇率超调风险的组合拳。目前,稳汇率政策工具箱的弹药充实、储备丰富,必要时还可以采用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和美元存款利率等方式,确保市场预期保持稳定、交易行为保持理性、外汇市场运行保持韧性。

(三)财政部: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

1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财政高质量发展成效。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未来可期,主要体现在“力度、效率、时机”三个方面。

部长观点:

1.提高赤字率方面,根据宏观经济逆周期调控的需要,2025年将提高财政赤字率,再加上我国GDP规模是不断增加的,赤字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财政总支出会进一步扩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会加大,为经济持续回暖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2.扩大债务规模方面,将安排更大规模的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扩大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增加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限额,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支持强基础、补弱项、促发展。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这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能力,更可持续地支持有效需求扩大和经济结构调整。2025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券,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1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部署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

政策要点:

1.加力推进设备更新。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老旧电梯等设备更新,进一步将更新换代潜力大的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一并纳入补贴范围。

2.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车纳入报废更新补贴范围,统一规范全国汽车置换更新最高补贴限额。

3.加快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继续支持高水平循环利用项目建设。规范二手商品交易,加快再制造产业升级。  

4.充分发挥标准提升牵引作用。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升重点行业和重要设备、技术、能耗、排放等指标要求,2025年底前,将会同各个部门通过努力,按期完成“两新”领域全部294项国家标准制定修订的任务。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431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3,152.47亿元,较上周986.63亿元,增加219.52%。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31.14%、30.36%、32.86%和4.81%;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59.32%、28.93%、11.07%;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及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33.15%、2.38%、29.39%、35.08%。

 图片6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52只,发行规模合计1,533.27亿元,较上周614.98亿元,增加149.32%。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0.54%、39.40%、30.92%和7.44%;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34.66%、44.29%、20.39%;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4.24%、1.34%、29.74%、44.68%。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呈现分异。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上升19BPs、10BPs。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下降17BPs。

 图片7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8只、金额81.50亿元,取消发行的原因多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将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1只债券展期,厦门禹洲鸿图地产开发有限公司“H20禹洲2”违约日余额9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2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3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89.31亿元,较上周的32.77亿元,上升56.54亿元、172.54%。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50117095842   微信图片_20250117095857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本周无重大负面舆情。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