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5年第6期(2025年2月10日-2月14日)
来源:- 2025-02-18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0,303亿元逆回购和9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共有16,052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4,849亿元。

2.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6家,其中上调的有2家,下调的有4家;本周YY信评初评的主体有7家,上调的有2家,下调的有3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190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419.74亿元,较上周82.5亿元,增加1620.90%。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14只,发行规模合计680.34亿元,较上周77.50亿元,增加777.86%。本周河南省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7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30.67亿元,较上周的3.00亿元,增加27.67亿元、922.33%。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只,金额7.00亿元。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1.央行发布2025年1月金融数据。

2月14日,央行发布2025年1月金融数据:新增社融规模7.06万亿元,同比多增5866亿元,社融增速8.0%(前值8.0%)。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贷款增速7.5%(前值7.6%)。1月M1(新口径)同比0.4%(前值1.2%),M2同比7.0%(前值7.3%)。

数据解读:

1月社融7.06万亿,同比增加5833亿元,主要依托实体信贷及政府债券融资支撑。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5.13万亿元,同比多增2100亿元,创历史新高。企业信贷受银行“开门红”任务影响,企业短贷、中长贷分别同比多增2800亿元、1500亿元,但居民短贷及中长贷不及去年同期,居民加杠杆意愿萎靡。同时票据融资同比少减4584亿元。

图片1

受春节企业发工资奖金、居民取现等因素扰动(2025年1月28日为农历除夕,2024年除夕在2月9日),1月M1增速下行,预计待2月存款回升后,后续M1增速更有借鉴参考意义。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220084804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0,303亿元逆回购和9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共有16,052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回笼资金4,849亿元。

本周资金面维持紧平衡状态。本周R001均值1.9%,较上周走高3BPs,DR001均值1.87%,较上周上行了7BPs。本周R007均值1.89%,较上周小幅下行2BPs,DR007均值1.86%,较上周上行了4BPs。

交易所方面,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总体回落。具体看,GC001均值1.79%,较上周下行31BPs;GC007均值1.86%,较上周下行22BPs;GC014均值1.86%,较上周下行11BPs。

图片2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上升。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1.38%、1.48%、1.654%、1.82%,较上周分别上升15BPs、9BPs、4BPs、1BP。

图片3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评级期限信用债收益率震荡上行。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83%、1.87%、1.91%,较上周分别上升7BPs、7BPs、6BPs;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92%、1.97%、2.06%,较上周分别上升6BPs、7BPs、4BPs;AA评级1Y、3Y、5Y到期收益率收于1.97%、2.13%、2.27%,较上周分别上升5BPs、6BPs、1BP。AA(5Y)-AAA(5Y)利差36BPs,较上周收窄7BPs。

图片4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6家,其中上调的有2家,下调的有4家。

 微信图片_20250220084835

本周YY信评初评的主体有7家,上调的有2家,下调的有3家。

 微信图片_20250220084853

二、重要资讯

(一)2025年全国置换专项债已发行3780亿元,其中河南省已发行352.91亿元。

截至2月16日,2025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8590亿元,包括置换专项债已发行3780亿元,河南省已发行置换专项债352.91亿元。

数据解读:

本年的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从年初开始加快发行节奏,促进隐债化解。多个省份提出要实施全口径债务管理,继续压减融资平台数量,遏制新增隐性债务,部分省份明确要防止国企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化、严禁向国企下达政府融资任务等,部分省份则提出要争取隐债的全面清零。同时,多个省份的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预算报告陆续对外公开。21财经记者梳理发现,包括广东、江苏、浙江、湖北、内蒙古、重庆、辽宁等省份对外披露了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5年地方新增债务限额,这些省份各自分别获得了占2024年各省全年新增债券约60%的额度。考虑到2024年地方新增债券规模为4.62万亿元,由此可以推算出2025年“提前批”地方新增债券规模约为2.8万亿元。

(二)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月13日,央行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总结过去一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部署下阶段施策方向。

报告解读:

市场主要关注央行对汇率、利率风险的态度,以及后续总量型操作与资金面变化。

对于下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报告》指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强化逆周期调节,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调整优政策力度和节奏。

央行将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水平。对汇率的表述中,央行由“强化预期引导,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升级为“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执行行为进行处置”。预计后续银行间市场的资金面紧平衡的概率偏大,将限制债券收益率的下行幅度。

(三)财政部所持信达、东方资产、长城资产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

2月14日,财政部宣布将中国信达(58%股权)、东方资产(71.55%)、长城资产(73.53%)及证金公司(66.7%)的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这一举措是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有关部署,旨在优化国有金融资本的管理结构,提升国有金融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

新闻解读:

政企分离,中央汇金作为国有金融资本的受托管理机构,能够更加专业地管理上述企业,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中央汇金被视为“国家队”的核心平台,旗下金融机构众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AMC与这些机构之间可能会加强合作,形成更高效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增强投资者对市场长期稳定性的预期。在中央汇金的支持下,AMC有望在不良资产处置和金融风险化解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190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419.74亿元,较上周82.5亿元,增加1620.90%。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期票据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9.16%、26.21%、38.82%和5.65%;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4.55%、26.70%、8.75%;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31.43%、1.60%、34.76%和32.21%。

 图片5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114只,发行规模合计680.34亿元,较上周77.50亿元,增加777.86%。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2.04%、33.16%、33.26%和11.21%;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36.75%、45.88%、17.37%;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6.79%、1.13%、36.54%和35.55%。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涨跌互现。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增加18BPs、10BPs。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节前下降15BPs

 图片6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只, 南京浦口经济开发有限公司“25南京浦口PPN004”取消发行,金额7.00亿元,取消发行的原因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将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无展期或违约债券。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7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30.67亿元,较上周的3.00亿元,增加27.67亿元、922.33%。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50220084922

五、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本周无重大负面舆情。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