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6,592亿元逆回购和3000亿元MLF,共有15,261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投放资金4,331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有2家,全部为下调;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2家,全部为下调;YY信评初评的主体有7家,下调的有1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4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944.13亿元,较上周3,260.87亿元,减少9.71%。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08只,发行规模合计1,421.57亿元,较上周1,197.47亿元,增加18.71%。本周河南省1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01.43亿元,较上周的68.64亿元,增加32.97亿元、47.78%。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7只,金额124.64亿元,较上周减少4.33%。
5.本周国内(不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共发行境外债19只,发行规模81.28亿美元。其中14家城投企业发行境外债14只,发行规模23.40亿美元。本周河南省共有1家企业发行境外债1只,发行规模1.20亿美元。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1.国家统计局发布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
2025年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较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重新回到扩张区间,显示出制造业景气水平的明显回升。2月份,服务业PMI小幅回落至荣枯线;建筑业PMI大幅反弹,录得52.7%,较上月提升3.4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节后建筑企业加速复工,施工活动加速推进,投资相关需求正集中释放。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数据解读:
产需指数双双回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5%和51.1%,比上月上升2.7和1.9个百分点,均升至扩张区间,制造业产需明显改善。从行业看,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通用设备、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位于54.0%及以上,相关行业产需释放较快;纺织服装服饰、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等行业两个指数均低于临界点,行业供需偏弱。在产需恢复的带动下,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量指数为52.1%,比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
价格指数继续上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总体水平有所回升,其中农副食品加工、化学纤维及橡胶塑料制品、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均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出厂价格指数为48.5%,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制造业产品销售价格水平边际改善。
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2.5%,比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但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2%和46.3%,比上月下降0.3和0.2个百分点,均低于临界点。
2月制造业PMI的回升主要得益于大型企业的快速恢复,而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的恢复相对滞后,显示出经济复苏的结构性分化。未来,政策仍需继续加力帮扶中小企业,以促进经济的全面复苏。
(二)资金情况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16,592亿元逆回购和3000亿元MLF,共有15,261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净投放资金4,331亿元。
本周7天期限进入跨月,央行开展适度投放维护资金面平稳,资金面较此前略有回暖。本周R001均值2.0%,较上周下行12BPs,DR001均值1.88%,较上周下行7BPs。本周R007均值2.31%,较上周上行9BPs,DR007均值2.19%,较上周上行5BPs。
交易所方面,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震荡上升。具体看,GC001均值2.20%,较上周上行5BPs;GC007均值2.31%,较上周上行12BPs;GC014均值2.20%,较上周上行3BPs。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大幅震荡。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1.46%、1.60%、1.72%、1.91%,较上周分别变动-2BPs、0BP、0BP、0BP。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评级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上行。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2.08%、2.08%、2.12%,较上周分别上升11BPs、10BPs、10BPs;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2.16%、2.20%、2.24%,较上周分别上升14BPs、12BPs、11BPs;AA评级1Y、3Y、5Y到期收益率收于2.22%、2.33%、2.44%,较上周分别上升11BPs、7BPs、7BPs。AA(5Y)-AAA(5Y)利差32BPs,较上周收窄2BPs。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有2家,全部为上调。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2家,全部为下调。
本周YY信评初评的主体有7家,下调的有1家。
二、重要资讯
(一)2月24日,3年和7年期国开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合约成功上线。
为满足市场机构多元化需求,进一步推动标准债券远期市场发展,促进远期市场价格发现,3年期和7年期国开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合约于2025年2月24日正式上线,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上海清算所提供交易清算服务。上线首日,国开债实物交割新合约交易清算146笔,名义本金106.1亿元(单边),31家机构参与首日交易,市场运行平稳,机构反响良好、交易报价活跃。
产品解读:
标准债券远期合约属于银行间利率衍生品,即“未来的买卖合同”,它允许投资者提前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以固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债券。这个合约的上线,相当于给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未来的买卖承诺”。
比如,投资者A预计3个月后需要一笔资金,A可以提前约定卖出3年期国开债;而投资者B预计3个月后会有多余资金,他可以提前约定买入3年期国开债。到期后,A把债券交给B,B付钱给A。
对于投资人而言,这种合约可以帮助投资者提前锁定债券的价格,避免未来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对于市场而言,该产品让债券市场的交易更加灵活,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也让投资者有更多的工具来管理风险。
(二)2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
2025年2月2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20%,最低投标利率1.80%,中标利率2.00%。当日到期量5000亿元,净回笼2000亿元MLF资金,操作后MLF余额为40940亿元。
数据解读:
此次MLF缩量续作符合市场预期,表明央行在流动性投放上保持谨慎态度,同时也在为后续政策调整预留空间。MLF缩量续作减少了债市的增量资金,叠加经济数据回暖、股市“跷跷板”效应等因素,债券市场面临调整压力,长债利率上行风险增加。
未来央行可能继续推动市场利率与MLF操作利率的解绑,减少对MLF的依赖,更多通过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调节流动性,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尚充裕。此次MLF缩量续作反映了央行在流动性管理上的谨慎态度,同时传递出政策调整的灵活性。虽然短期资金面维持紧平衡,但央行通过多种工具确保市场流动性充裕,支持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
(三)202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1.4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据中国央行官网发布,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了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操作解读:
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注入了大量中期流动性,有助于缓解银行体系的资金紧张局面。特别是在2月面临MLF到期、政府债供给增加以及税期走款等多重压力的背景下,这一操作为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流动性支持。
稳债市: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央行能够更灵活地调节市场资金面,避免因资金紧张导致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这一操作有助于稳定债券市场的利率水平,减少债市利率的异常波动。
降成本:买断式逆回购操作的期限较MLF更短,利率定价方式更灵活,综合利率水平可能低于MLF。通过置换部分MLF,商业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有望降低,这将间接利好债券市场。
强信心:央行通过大规模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显示出其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决心。这种操作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信心。
(四)周内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下行,创年内新低。
美国财长贝森特于2月26日表示,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关税政策的实施,10年期美债收益率“应会自然下降”。受此影响,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日骤降10个基点至4.25%,为2025年以来最低水平。
数据解读:
贝森特明确表示,特朗普政府在降低借贷成本方面更关注10年期美债收益率,而非美联储的短期基准利率。他认为,通过降低长期利率,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企业和家庭的借贷成本,从而刺激经济增长。这种策略与传统的通过短期利率调整来影响经济的方式有所不同。
贝森特提到,关税政策旨在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并通过增加企业收入和税收来降低长期利率。他认为,关税政策的实施将使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进而为长期利率的下降创造条件。
贝森特认为10年期美债收益率会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实施而自然下降,或基于以下几点:
1. 关税政策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避险情绪上升,推动美债需求增加。
2. 经济数据疲软和市场对衰退的担忧加剧了美债市场的避险需求。
3. 财政政策的调整和国债供应的减少对美债收益率产生下行压力。
4.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增强,进一步压低了美债收益率。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34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2,944.13亿元,较上周3,260.87亿元,减少9.71%。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期票据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21.78%、28.83%、44.32%和5.07%;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6.10%、25.90%、7.73%;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5.59%、1.96%、32.81%和39.64%。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08只,发行规模合计1,421.57亿元,较上周1,197.47亿元,增加18.71%。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及定向工具分别占比18.24%、38.05%、33.29%和10.42%;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41.84%、45.70%、12.04%;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3.92%、1.68%、28.54%%和45.87%。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各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均上行。AA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上升17BPs、21BPs、4BPs。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7只,金额124.64亿元,较上周130.28亿元,减少4.33%,取消发行的原因多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将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共有1只债券展期,或违约债券,国美电器有限公司“19国美01”违约日余额0.07亿元。共有1只债券实质违约,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鸿达退债”违约日余额3.37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1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16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01.43亿元,较上周的68.64亿元,增加32.97亿元、47.78%。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五、国际债券市场信息
(一)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
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4.08%、4.03%、4.24%、4.51%,较上周五分别下降7BPs、12BPs、18BPs、16BPs。10Y美国国债-10Y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利差252BPs,较上周五收窄18BPs。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二)海外重要资讯
1.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更新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经济将萎缩1.5%。如果成为现实,这将是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来,美国经济首次出现季度下滑。在一系列经济增长放缓迹象出现之际,关于美国经济可能衰退的讨论有所升温。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表示,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可能在中期内导致全球GDP下降7%,这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GDP总和。
2.欧元区1月CPI终值同比升2.5%,预期升2.5%,初值升2.5%,2024年12月终值升2.4%;环比降0.3%,预期降0.3%,初值降0.3%,2024年12月终值升0.4%。。
3.2月28日,欧债收益率普遍下跌,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4.7个基点报4.463%,法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2个基点报3.126%,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2.5个基点报2.387%,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2.2个基点报3.521%,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1.5个基点报3.027%。
(三)境外债发行情况
本周国内(不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共发行境外债19只,发行规模合计81.28亿美元。其中直接发行9只,规模合计67.53亿美元;跨境担保发行6只,规模合计4.66亿美元;备用证发行4只,规模合计9.09亿美元。
本周国内共有14家城投企业发行境外债14只,发行规模合计23.40亿美元。其中直接发行6只,规模合计10.65亿美元;跨境担保发行4只,规模合计3.66亿美元;备用证发行4只,规模合计9.09亿美元。
本周河南省共有1家企业发行境外债1只,周口市城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行通过直接发行的方式,发行了规模1.20亿美元的企业债,票面利率6.8%,期限3年。
六、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本周暂无重大负面舆情。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