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5年第18期(2025年5月12日-5月16日)
来源:- 2025-05-20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4,860亿元逆回购操作,共有8,361亿元逆回购和1,250亿元MLF到期,全周回笼资金4,751亿元。

2.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有1家。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1家。本周YY信评初评的主体有6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3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631.27亿元,较上周1,684.08亿元,减少3.14%。其中,城投债共发行38只,发行规模合计272.77亿元,较上周751.52亿元,下降63.70%。本周河南省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5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8.00亿元,较上周的65.03亿元,减少47.03亿元、65.03%。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2只,金额37.00亿元,较上周25.00亿元,增加48%。

5.本周全国(不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共发行境外债3只,发行规模合计7.09亿美元。本周国内共有2家城投企业发行境外债2只,金额6.09亿美元。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1.央行发布2025年4月金融数据

2025年5月14日,央行公布2025年4月金融数据。4月,新增社融11591亿元(前值58894亿元),同比多增12249亿元,但低于市场预期12638亿元;社融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884亿元(前值38234亿元,社融口径下仅实体经济);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2800亿元(含对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同比少增4500亿元,同样低于市场预期的7644亿元,市场预期引自WIND。

4月M1同比增1.5%,低于预期的3.0%,M2同比增8.0%,高于预期的7.5%。

数据解读:

新增社融不及预期。3月作为银行机构“开门红”收官月,信贷资源集中投放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对4月数据造成较大扰动,企业信贷需求阶段性陡降。社融分项数据中,政府债券新增9729亿元,支撑了4月社融表现的84%。

4月实体经济贷款仅新增884亿元,创近十年来同期最低。

图片1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图片2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4月金融机构口径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其中居民端贷款新增-5216亿元,企业端贷款新增6100亿元,企业票据融资8341亿元,非银贷款1634亿元。票据贴现及非银贷款主要贡献金融机构口径贷款增量,居民端贷款需求继续萎靡,居民端短贷、中长贷规模分别为-4019亿元(同比-501亿元)、-1231亿元(同比+435亿元),较去年表现,短端萎靡,中长端持平;企业端短贷、中长贷规模分别为-4800亿元(同比-700亿元)、2500亿元(同比-1600亿元),短端持平,中长端陡减。

M1增速小幅下行,M2增速上行,M1-M2剪刀差扩大。贷款增速下行的背景下,M2增速上行的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去年同期“挤水分”形成的低基数;二是存款流向理财同比明显减少。M1增速较3月小幅回落,反映企业现金流活跃度偏低,M1增速与M2增速的背离,反映资金沉淀现象仍存,企业投资意愿偏弱,需政策进一步疏通传导机制。

图片3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520091808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4,860亿元逆回购操作,共有8,361亿元逆回购和1,250亿元MLF到期,全周回笼资金4,751亿元。

本周前段资金面宽松,资金价格显著下行;周五资金面收敛,价格有所抬升。本周R001均值1.49%,较上周下行15BP,DR001均值1.45%,较上周下行14BP。本周R007均值1.56%,较上周下行11BP,DR007均值1.54%,较上周下行10BP。

交易所方面,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延续回落走势,整体成交中枢较上周继续下移。具体看,GC001均值1.47%,较上周下行11BP;GC007均值1.57%,较上周下行9BP;GC014均值1.59%,较上周下行7BP。

图片4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回调。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1.45%、1.58%、1.68%、1.88%,较上周分别变动+3BP、+8BP、+4BP、+4BP。

图片5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评级期限信用债收益率呈现分异。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70%、1.84%、2.00%,较上周分别变动-3BP、-1BP、+1BP;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77%、1.96%、2.13%,较上周分别变动-5BP、-2BP、+2BP;AA评级1Y、3Y、5Y到期收益率收于1.84%、2.12%、2.42%,较上周分别变动-3BP、-3BP、+1BP。AA(5Y)-AAA(5Y)利差42BP,较上周基本持平。

图片6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有1家,安徽建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主体评级由AA+上调为AAA。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调整的主体有1家。

 微信图片_20250520091903

本周YY信评初评的主体有6家。

 微信图片_20250520092017

二、重要资讯

(一)国内资讯

1.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协议。

2025年5月12日达成的日内瓦协议大幅下调关税,美国对华关税从145%降至10%(暂停24%+保留10%),中国对美关税从125%同步降至10%,并暂停稀土出口限制。协议设90天“冷静期”,建立多层次磋商机制,但保留10%基准关税作为博弈筹码。

事件解读:

关税下调有助于抑制美国3.2%的顽固通胀,降低消费者物价压力。例如,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可能带动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回落0.5个百分点。对于中国而言,出口企业迎来喘息机会,一季度对美出口占比已降至12.3%的背景下,关税调整可推动全年出口增速回升1-2个百分点。同时,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刺激内需,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的进口需求预计增长5%-8%。

声明建立了常态化磋商机制(如定期高层对话、工作层面沟通),为后续解决技术管制、知识产权等深层次矛盾提供了框架。中国外交部强调“合作需基于相互尊重”,美方则称“分歧小于预期”。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通过对话而非对抗解决分歧的模式,为多边贸易体系注入信心。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评价其为“避免冲突升级的必要姿态”。

此次联合声明是中美经贸关系的“战术性调整”,短期缓解了贸易摩擦的高压态势,但或未根本解决结构性矛盾。从长期博弈来看,中美在科技、产业链、货币体系等领域的竞争将持续深化。未来需关注90天窗口期的谈判进展。

2.2025年年内首次降准落地。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宣布,自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

数据解读:

此次降准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资金,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其信贷投放能力,尤其是对消费、外贸、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商业银行可通过释放的资金优化负债结构,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为后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创造空间。汽车金融与金融租赁公司等两类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释放超500亿元资金,直接增强对汽车消费、设备更新等领域的信贷供给。

债市方面,降准预计将置换买断式逆回购及7天逆回购,减少央行日常逆回购操作规模,相当于收短放长。收益率曲线方面,降准降息利好短端债券,风险偏好回升背景下长端债券相对偏空。

3.证监会等7部委联合发文,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5月14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举措》),统筹推进创业投资、银行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发行等政策工具,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优质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政策解读:

一是健全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机制,支持科技企业上市融资。主要包括:逆周期调节,即针对资本市场周期性波动(如市场低迷时 IPO 遇冷),通过差异化政策(如放宽审核节奏、优化市场预期管理)确保科技企业融资 “不断档”,避免因市场短期波动抑制长期创新动能。精准支持对象,聚焦 “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隐含对硬科技(如半导体、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的倾斜,体现 “扶优扶强” 导向,推动资源向战略新兴产业集中。

二是优先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企业上市。明确将资本市场作为突破 “卡脖子” 技术的重要工具,通过 “优先支持” 打通重大科技攻关的资金瓶颈,例如对量子计算、人工智能芯片、高端装备等领域企业开辟 “绿色通道”,加速其资本化进程。传递 “技术价值市场化” 的政策意图,引导社会资本向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科技领域流动,缓解长期存在的 “创新投入不足” 问题。

三是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优化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制度。包括:包容性制度创新,延续科创板、创业板试点经验,允许未盈利企业(如生物医药研发型企业、硬科技初创公司)通过差异化估值体系上市,解决其 “盈利弱但潜力大” 的融资困境。

四是建立全周期支持机制,包括并购重组:通过简化审核流程、放宽定价机制,支持科技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技术整合(如 “上市企业 + 科创企业” 协同),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股权激励:优化限制性股票、期权激励等政策,允许上市公司以更灵活方式绑定核心技术人才,缓解科技企业 “留人难” 问题,增强创新可持续性。

五是发挥北交所改革试验田作用,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北交所聚焦 “更早、更小、更新” 的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 “契合成长需要” 的制度设计(如更低的财务门槛、灵活的交易机制、持续监管适配),打造 “专精特新” 企业的孵化平台,填补沪深市场服务盲区。通过北交所试点注册制改革、转板机制等,为全国资本市场改革积累经验,形成 “试验 — 反馈 — 优化” 的动态调整模式。

六是研究制定区域性股权市场政策,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区域性股权市场(如各省市股权交易中心)作为资本市场 “塔基”,重点服务尚未达到上市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其提供股权融资、规范治理、培育孵化等服务,形成 “孵化培育 — 规范成长 — 转板上市” 的梯度支持体系。针对中小企业 “融资难、信息不对称” 问题,探索区域性市场与银行、创投、政府补贴的联动机制,例如 “科技信贷 + 股权质押”“政策补贴 + 挂牌奖励” 等组合工具。

4.科创债一揽子新政出台后,近两周科创债发行量激增。

截至5月16日,根据DM统计,近两周科创债发行量1633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发行量514亿元,共计62只,其他以银行、证券公司发行为主。

数据解读:

非金融企业发行人中,仍以产业类企业为主,城投企业占比较小,城投发行人主要以北京及省会城市AAA级别国企为主,比如北京控股、宁波轨交、北京国资、山西交控、安徽国资、浙江国资等。

非金融企业科创债募集方式以公募为主,发行量482.9亿元,占比94%。主体评级分布以AAA评级占据绝对主力,发行金额及只数分别为416.9亿元、45只。我省牧原食品发行一只超短融,发行票息1.95%,期限270天。

近两周科创债发行规模超1600亿元(含银行及非银主体),呈现“政策驱动+市场热捧”特征,短期显著降低科创企业融资成本,长期助力经济结构转型。未来需关注民企参与度提升、区域协同及风险防控机制的完善等因素。

(二)国际资讯

1.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债务和利率支付比例增加,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同时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此前,惠誉评级和标普全球评级已将美国评级调至AAA以下,穆迪的这一决定这意味着美国已被三大评级机构全部降级。白宫批评穆迪下调美国政府信用评级的决定,指责该机构缺乏声誉。

2.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日本增持49亿美元美国国债,持仓规模为11308亿美元,依然是美国第一大债主。中国减持189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654亿美元,为今年首次减持,持仓规模由第二下降至第三。英国增持290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793亿美元,持仓规模由第三上升至第二。3月所有海外对长期、短期美国证券和银行现金流(banking flows)的净流入总额为2543亿美元。

3.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在“未来两到三周内”为美国的贸易伙伴设定新的关税税率,称其政府目前没有能力与所有贸易伙伴同时展开谈判。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拉特尼克“将会发送信函,基本上告知各国”他们“为进入美国市场所需支付的费用”。特朗普称,有“150个国家”希望达成协议。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238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631.27亿元,较上周1,684.08亿元,减少3.14%。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期票据、定向工具和资产证券化分别占比22.99%、31.65%、25.96%、1.04%和18.36%;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3.99%、11.75%、5.32%;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38.26%、2.32%、30.13%和29.29%。

 图片7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38只,发行规模合计272.77亿元,较上周751.52亿元,下降63.70%。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定向工具和资产证券化分别占比3.23%、76.60%、14.34%、3.26%和2.57%;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30.43%、41.50%、22.21%;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3.23%、0.00%、43.40%和53.38%,长期限品种占比明显提升。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中低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呈现分异。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上升12BP;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下降6BP、37BP。

 图片8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2只,金额37.00亿元,较上周25.00亿元,增加48%,取消发行的原因多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将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展期的债券有1只,欣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3欣捷01”违约日余额为3.50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4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5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8.00亿元,较上周的65.03亿元,减少47.03亿元、65.03%。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50520092017

五、国际债券市场信息

(一)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

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4.13%、4.06%、4.43%、4.89%,较上周分别变动+8BP、+6BP、+6BP、+6BP。10Y美国国债-10Y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利差275BP,较上周走阔5BP。

图片9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二)境外债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不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共发行境外债3只,发行规模合计7.09亿美元,其中直接发行的有2只,金额2.09亿美元;跨境担保发行的有1只,金额5亿美元。

本周国内共有2家城投企业发行境外债2只,金额6.09亿美元。其中直接发行的有1只,金额1.09亿美元;跨境担保发行的有1只,金额5亿美元。

本周河南省有1家城投企业发行境外债1只。长葛市城建投资有限公司跨境担保发行境外债1只,金额5亿元,发行票面利率6.5%,期限3年,由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提供保证担保。

六、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本周暂无重大负面舆情。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