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豫信用增进有限公司债券信息周报2025年第16期(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
来源:- 2025-04-29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1.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8,820亿元逆回购、6000亿元MLF和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共有8,0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投放资金7,740亿元。

2.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中债隐含评级变动的主体有6家,其中上调的有2家,下调的有4家。本周YY信评下调的有2家,初评的主体有11家。

3.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709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5,588.12亿元,较上周4,916.70亿元,增加13.66%。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58只,发行规模合计1,613.55亿元,较上周1,599.22亿元,增加0.90%。本周河南省2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24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48.6亿元,较上周的167.46亿元,减少18.86亿元、11.26%。

4.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6只,金额102.30亿元,较上周47.50亿元,增加115.37%。

5.本周全国(不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共发行境外债14只,发行规模合计150.96亿美元。本周国内共有3家城投企业发行境外债3只,发行规模合计6.59亿美元。

一、宏观情况

(一)宏观数据

1.国家统计局发布1-3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2025年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同比增长0.8%。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99.5亿元,同比下降1.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01.5亿元,增长0.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83.5亿元,增长2.8%;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709.7亿元,下降0.3%。

1—3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204.4亿元,同比下降25.5%;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0826.4亿元,增长7.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062.8亿元,增长5.4%。

1—3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1%,汽车制造业下降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4.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47.7%。

3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5.59万亿元,同比增长9.9%;产成品存货6.55万亿元,增长4.2%。

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7元,同比增加0.17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3元,同比减少0.16元。

数据解读: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降转增,扭转了2024年全年下降3.3%的趋势,且3月单月利润增速加快至2.6%,表明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这一拐点主要得益于宏观政策(如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协同发力。

但行业分化加剧,部分领域承压。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25.5%,煤炭(-47.7%)、石油开采(-3.1%)等资源行业持续低迷,反映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需求收缩压力。汽车制造业利润下降6.2%,新能源车竞争加剧及产业链成本压力可能抑制盈利修复。

民营企业盈利改善滞后。民营企业利润同比下降0.3%,与国企(-1.4%)、外企(+2.8%)形成反差,显示民营经济在融资、订单获取等方面仍存短板。

成本与资金压力未根本缓解。每百元营业收入成本同比增加0.1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下降0.12个百分点至4.70%,表明企业盈利能力仍受挤压。应收账款同比增长9.9%,产成品存货增长4.2%,资金周转效率有待提升。

(二)资金情况

 微信图片_20250512091501

本周央行累计开展了8,820亿元逆回购、6000亿元MLF和10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共有8,0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全周投放资金7,740亿元。

本周银行间资金面全周均衡偏松,各期限报价逐日下行。本周R001均值1.67%,较上周小幅下行2BP,DR001均值1.65%,较上周下行2BP至。本周R007均值1.72%,较上周微微幅走低1BP,DR007均值1.7%,较上周下行2BP。

交易所方面,本周交易所资金价格小幅反弹。具体看,GC001均值1.63%,较上周上行6BP;GC007均值1.77%,较上周上行5BP;GC014均值1.78%,较上周上行2BP。

图片1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利率债方面,本周各期限国债到期收益率小幅震荡。截至本周五,1Y、5Y、10Y、30Y期限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1.45%、1.54%、1.66%、1.93%,较上周分别变动+2BP、+4BP、+1BP、+3BP。

图片2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信用债方面,本周各评级期限信用债收益率继续上行。截至周五,A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82%、1.94%、2.04%,较上周分别变动+1BP、+5BP、+3BP;AA+评级1Y、3Y及5Y到期收益率收于1.90%、2.06%、2.17%,较上周分别变动+1BP、+5BP、+5BP;AA评级1Y、3Y、5Y到期收益率收于1.96%、2.19%、2.45%,较上周分别变动+2BP、+5BP、+6BP。AA(5Y)-AAA(5Y)利差41BP,较上周走阔4BP。

图片3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三)评级调整情况

本周无主体评级调整的企业。

本周中债隐含评级调整的主体有6家,其中上调的有2家,下调的有4家。

 微信图片_20250512092117

本周YY信评下调的有2家,初评的主体有11家

 微信图片_20250512093425

二、重要资讯

(一)国内资讯

1.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要点:

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外贸等领域,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定向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

稳就业:对受关税冲击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2025年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需防范外需收缩导致的就业压力。

稳企业: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如专项贷款贴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以对冲关税风险。

稳市场: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范涉企执法,扩大服务业开放试点(如外资控股医疗机构)。

稳预期:强化政策一致性,避免政策内耗,预置增量储备政策应对不确定性。

消费升级: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清理消费限制性措施,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等以旧换新。

投资发力:加快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加码“人工智能+”行动,推动半导体等“卡脖子”技术攻关。

债务风险化解:延续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严控新增隐性债务。

此次会议在外部关税冲击加剧的背景下,以“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结构性改革”组合拳对冲风险,凸显“底线思维”与“主动破局”并举的战略思路。短期聚焦稳就业、企业纾困和财政发力,长期通过制度型开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增强经济韧性,为“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奠定基础。

2.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本周开始发行。

4月24日,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次开闸发行,其中20年期500亿元,30年期710亿元。两种期限的国债将在4月29日起上市交易。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也在当天启动发行,发行金额为1650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期,从4月25日开始计息,每年支付利息,将在4月29日起上市交易。

数据解读:

今年1.3万亿元的超长期特别国债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其中,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比上年增加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将发挥稳增长、促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总发行规模为5000亿元,用于补充四家国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进一步巩固提升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促进银行更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为国民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3.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债券市场“科技板”。

202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这是继全国两会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相关计划后的高层定调,标志着我国科技金融改革进入深化阶段。

政策解读:

当前科创企业融资过度依赖股权融资和短期信贷,而传统债券市场对财务指标要求严苛,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科技企业难以达标。债券“科技板”通过支持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中长期债券(如10年期以上),引入可转债、动态条款等混合工具,形成“贷—债—股”联动的全链条融资体系,直接匹配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的特点。

现有科创债市场以国企为主,民企占比低且融资成本高。“科技板”通过无形资产质押(如专利、数据资产)、风险分担机制创新,降低民企发债门槛。

(二)国际资讯

1.据美国财政部数据,4月份美国关税收入激增逾60%,至少达到150亿美元,这将创下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内容解读:

美国首批关税措施生效后,4月份关税收入飙升60%以上,带来至少150亿美元的收入,势创单月创历史新高。大约三分之二的进口商每月在次月的第15个工作日缴纳关税。与三月份同期相比,4月份的日收款(在进口时支付的金额)也上升了约40%。这些关税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自3月12日起对钢铝征收的25%关税。但这些数字在很大程度上不包括特朗普4月2日宣布的10%的普遍关税,这意味着5月份的关税可能会进一步飙升。外媒警告称,这些关税的部分或大部分成本很可能由普通美国人来支付,因为关税的增加转嫁到了他们身上。

2.美联储发布经济状况“褐皮书”。在企业和家庭试图适应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的背景下,美国部分地区物价正在上涨,经济活动开始放缓。这份报告基于截至当地时间4月14日的信息撰写,当时正值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快速升级。

内容解读:

褐皮书显示,自上次报告以来,经济活动几乎没有变化,但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在各份报告中普遍存在。仅有五个地区经济活动略有增长,三个地区报告经济活动基本保持不变,其余四个地区报告经济活动略有下降。这些言论可能会支持降息将需要一段时间的观点。

具体看,该报告指出,劳动力市场情况较上份报告略有恶化,报告就业人数下降的地区有所增加。几个地区报告称,企业对招聘采取观望态度,将暂停或放缓招聘直至经济形势更加明朗,还有零星报告称企业正在准备裁员。

价格方面,该报告指出,各地区价格普遍上涨,其中6个地区认为价格涨幅较缓慢(modest),6个地区认为价格涨幅适中(moderate),这与上一份报告情况类似。多数地区指出,受关税影响,企业预计投入成本将大幅上升。同时,有报告称,多数企业预计会将额外成本转嫁给消费者(customers)。同时,成本上升将导致某些需求疲软的行业,尤其是面向消费者的行业利润率受到挤压。

三、全国债券市场情况

(一)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共发行起息709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5,588.12亿元,较上周4,916.70亿元,增加13.66%。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期票据、定向工具和资产证券化分别占比18.42%、30.72%、36.58%、2.90%和11.18%;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64.25%、16.93%、7.37%;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29.47%、3.28%、31.38%和35.86%。

 图片4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其中,城投债共发行258只,发行规模合计1,613.55亿元,较上周1,599.22亿元,增加0.90%。品种方面,短融、公司债、中票和定向工具分别占比11.78%、51.70%、27.69%和8.81%;主体评级方面,AAA、AA+及AA级分别占比34.76%、42.80%、21.51%;期限方面(含权债券按行权期限计算),1年以内、2年期、3年期、5年期及以上分别占比18.24%、1.93%、37.23%和42.29%。

城投债发行利率方面,本周中低评级主体发行利率呈现分异。AAA、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分别上升1BP、19BP;AA+评级主体发行利率较上周下降5BP。

 图片5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二)取消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取消发行的信用债共16只,金额102.30亿元,较上周47.50亿元,增加115.37%,取消发行的原因多为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将另择时机重新发行。

(三)信用事件

本周全国实质违约的债券有1只,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20富力地产PPN001”违约日余额为9.95亿元。

本周河南无展期或违约债券。

四、河南省信用债发行情况

本周河南省20家发行人共发行起息24只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148.6亿元,较上周的167.46亿元,减少18.86亿元、11.26%。本周起息债券具体如下:

 微信图片_20250512093631

微信图片_20250512093656

五、国际债券市场信息

(一)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

截至本周四,1Y、5Y、10Y、30Y期限美国国债到期收益率收至3.95%、3.88%、4.29%、4.74%,较上周五分别变动-5BP、-7BP、-3BP、-6BP。10Y美国国债-10Y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利差263BP,较上周收窄3BP。

图片6

 数据来源:WIND,中豫信增整理

(二)境外债发行情况

本周全国(不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共发行境外债14只,发行规模合计150.96亿美元。其中,备用信用证发行1只,规模1.39亿美元;直接发行9只,规模132.21亿美元;跨境担保发行4只,规模17.39亿美元。

本周国内共有3家城投企业发行境外债3只,发行规模合计6.59亿美元,其中直接发行2只,规模5.20亿美元;备用信用证发行1只,规模1.39亿美元。

本周河南省无城投企业发行境外债。

六、债券市场舆情信息

本周暂无重大负面舆情。

来源:市场公开数据,中豫信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