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
来源:- 2025-05-26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一、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好于市场预期,且超出年内经济增长目标0.4个百分点,为后续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减轻压力。

  2025年一季度在“抢出口”和内需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的背景下,多数经济指标环比回暖,生产维持韧性,需求端受“两重两新”支撑,投资、消费结构性亮点突出,楼市小阳春支撑地产销售持续回暖,地产新开工跌幅明显收窄,民间投资实现由负转正。但外部环境进一步承压,出口依赖型制造业仍面临潜在压力,内生性消费和投资仍有待进一步修复,伴随中美关税博弈外部新变量的线索逐渐清晰,扩内需、稳民生成为二季度宏观政策的首要任务。考虑到当前消费、投资意愿较低,后续货币政策或更多配合财政政策,共同形成合力。

  二、一季度全国信用债发行规模、净融资额环比增长,发行利率普遍上行,信用债市场仍处于低利率、高波动的趋势。

  2025年一季度全国信用债发行总额3.20万亿元、净融资额4,341.52亿元,净融资环比增长;其中,城投债发行总额1.47万亿元、净融资额821.58亿元,产业债对信用债发行形成支撑,带动整体信用债净融资额规模上升。信用债发行利率走势普遍上行,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展望后续,全国信用债融资仍有韧性,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加剧避险情绪、降准预期升温及机构配置需求释放驱动,叠加债市“科技板”落地优化结构,预计2025年信用债发行量在16.3-16.7万亿元,二季度发行量或在4.30-4.32万亿元。

  三、一季度河南省信用债净融资额同比降幅较大,但信用债发行对专业增信(担保)的需求明显提高。

  2025年一季度河南省信用债共发行156只,募集资金914.40亿元,同比增速4.66%,高于全国信用债-9.49%的平均水平;信用债净融资额151.80亿元,同比下降22.81%,降幅较大。一季度省内由专业机构增信(担保)的信用债发行规模63.40亿元,占到全省信用债发行规模的8.97%,占比较上季度明显提高。在当前一揽子化债背景下,弱资质的城投企业融资持续承压,信用债发行对专业增信(担保)的需求明显提高。省内存量债券中,城投债占比较高,截至一季度末,城投债在全部非金融企业信用债中的比例保持在85%以上,二季度到期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集中兑付压力,但考虑到河南省作为城投债发行大省,城投债到期偿付风险整体可控。但在收入端下滑掣肘下地方财政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仍面临还本付息压力,同时部分区域城投非标债务的置换和化解仍存在一定难度,仍需警惕存在舆情或弱区域、弱资质主体风险进一步释放。

  四、后续展望

  一季度我国经济延续筑底企稳态势稳步回升,部分经济指标明显改善,结构性亮点突出。在经济金融数据超预期、资金面紧平衡和股市波动的影响下,春节过后债券利率波动加剧,窄幅波动转向宽幅震荡,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信用债发行节奏,取消发行现象短期内增多,融资规模小幅收缩,但仍具韧性,融资结构上呈现期限结构优化、创新品种扩容、产业债融资稳步增长等亮点,但城投债融资收紧、民企债融资低迷等问题仍存在。展望后市,低利率环境下的成本优势叠加科创债、产业债融资发力,或支撑信用债融资回暖;收益率方面,关税博弈带动避险情绪升温对收益率的短期影响基本被消化,后续仍需回归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走向的判断。信用债融资仍有韧性,受到美国关税政策加剧避险情绪、降准预期升温及机构配置需求释放驱动,叠加债市“科技板”落地优化结构,信用债市场有望迎来供需错配下的修复窗口。基于社融增速假设以及信用债到期压力的测算,我们仍维持2025年全年发行规模约16.3-16.7万亿元的预测,同比增长约3%-6%,处于温和增长区间,二季度发行规模或在4.30-4.32万亿元。考虑到各季度到期压力情况,预计发行高峰或在三季度。

  城投债方面,一季度城投债市场延续2024年政策主线,置换债、特殊再融资债、债务重组等政策持续深化,债务“控增化存”主基调不变,短期内提升了中短期城投债的安全性;但长期来看,城投债刚兑预期仍强,高压监管下,城投融资渠道受限,部分区域流动性压力未完全缓解。城投企业产业化转型进度加快,但在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承压,财政收支矛盾凸显背景下,部分区域仍面临防风险与稳增长的“两难”问题,各地债务化解进度分化加剧,非标风险已向经济强省的部分区域蔓延并持续发酵。展望未来,预计隐性债务化解和“退平台”计划将加快推进,城投企业产业化转型将进一步提速,但需持续关注转型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动态变化,尤其是“双弱”主体的风险暴露。同时需聚焦转型阶段三大核心环节:政企关系的系统性重构、存量债务的实质性化解以及新旧业务的有效衔接。此外,应特别防范形式化转型、激进化转型两类转型隐患。

  河南省存量债券中,城投债占比较高,截至一季度末,城投债在全部非金融企业信用债中的比例较四季度末基本持平,仍保持在85%以上,二季度到期规模较大,存在一定的集中兑付压力,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省本级等,后续仍需进行现有债券滚动续接,预计城投平台仍有一定发债需求,但考虑到河南省经济财政总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省政府多举措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区域信用修复持续推进,仍作为城投债发行大省,到期偿付风险整体可控。但财政在“收入下滑,支出刚性”的情况下收支矛盾进一步凸显,同时地方仍面临较大的还本付息压力,部分区域城投非标债务的置换和化解仍存在一定难度,仍需警惕存在舆情或弱区域、弱资质主体风险进一步释放。

  (报告详细内容,请点击下方下载查阅)

  非金融企业信用债市场分析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pdf